挑選您想觀看的車種或品牌新聞:

商車觀點

商車試駕

2023/09/26

站穩商旅霸主寶座 全新大改款 CMC Zinger 5 人 旗艦型 試駕

中華汽車在台灣商用車市場上一直佔有一席之地,在 1997 年為了與當時市場霸王 Toyota Zace 競爭,逐自與 Mitsubishi 共同開發推出了跨世代商旅車 Freeca 車系,以商用車底子結合類似上級車款 Pajero SUV 般的外觀,推出之後長達 8 年時間成為伴隨著許多家庭事業打拼的好夥伴,更創立了台灣市場獨有的商旅車市場級距。 在商旅車市場以 Freeca 獨領風騷數年以後,中華汽車於 2005 年再度與 Mitsubishi 合作,結合旗下 CARTEC 設計中心推出外觀與內在全面革新設計的全新商旅車,也就是 Zinger,時俱進地融入 Crossover 風格,完全跳脫商用車的思維,並以實惠的價格、堅持自主的精神讓 Zinger 在商旅車市場延續 Freeca 的魅力,銷售至今長達 18 年,堪稱長壽車款。 中華汽車自 2005 年推出以 Challenger 底盤為基礎的 Zinger 來取代銷售長達 8 年的 Freeca 之後,於 2015 年再度推出「双蠃ZINGER 2 4L」改款車型,包含新動力系統及新內外觀造型,持續搶占商旅王座。   全新大改款 Zinger 自宣佈全新改款消息後便受到市場熱烈討論,近日更公佈提供 5 人座與 7 人座配置,兩種車型將各推出標緻型、豪華型、旗艦型三種編成,持續搶占商旅王座。 新世代 Zinger 即日起展開預購,舊換新預購價格 67.9 萬元起。全車系全年挑戰 6500 台!   本次試駕車款為全新改款 CMC Zinger 5 人 旗艦型,預接單價為新臺幣 83.9 萬元起。   新在哪裡? 外觀: ●頭尾造型重新設計。 ●配備新款五幅雙肋雙色烤漆切削鋁合金輪圈。 ●提供鐵灰色與淺棕色車身圖裝。 內裝配備: ●座艙鋪陳重新設計,捨棄過去的海灣式造型,改為多層次的立體造型。 ●導入數位儀錶板。 ●新增 7 人座選項。 ●方向盤改為三幅平底式設計。 ●排檔桿改為線傳式設計。 安全科技: ●導入 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動力: ●捨棄 4G69 引擎,換上 1.5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搭配 8 速自排變速箱。 全新改款的 CMC Zinger 車身尺碼為長 4,665mm、寬 1,750~1,775mm、高 1,775~1,800mm,軸距為 2,720mm。在原始既有的輪廓下加入更銳利的線條設計,霸氣車頭水平設計語彙自水箱護罩延伸至頭燈,車頭日行燈整合方向燈帶來更為動感的氣息,獨立強化的霧燈區塊則表現出其耐苦的性格;立體化尾燈及飾條設計讓後方更有跨級距視覺感受,尾門把手位置下移,使得開啟施力更方便;入門、中階配有 15 吋鋁圈,頂規車型則升級為 17 吋雙色鋁圈配置。車色提供豪野黃、星河灰、冰鑽銀、冰曜白、尊爵黑等 5 種選擇。另外也有推出專屬視覺套件,包含:大型擾流尾翼、車側飾板組、車側登車踏板等等。 在原始既有的輪廓下加入更銳利的線條設計。   車頭日行燈整合方向燈帶來更為動感的氣息,獨立強化的霧燈區塊則表現出其耐苦的性格。   霸氣車頭水平設計語彙自水箱護罩延伸至頭燈。   車輛四周下緣採用大量防刮材質。   全新改款的 CMC Zinger 車身尺碼為長 4,665mm、寬 1,750~1,775mm、高 1,775~1,800mm,軸距為 2,720mm。   車頂上配有黑色行李架。   入門、中階配有 15 吋鋁圈,頂規車型則升級為 17 吋雙色鋁圈配置 (225/55R17)。   尾門把手位置下移,使得開啟施力更方便。   立體化尾燈及飾條設計讓後方更有跨級距視覺感受。   內裝方面,全新世代 CMC Zinger 中控格局經過重新設計,懸浮式中央飾板水平展開,旗艦型採大片黑色鋼琴烤漆 (7人座頂規新增碳纖維花紋設計),增添內裝乘用質感。全車置杯架總計共達 9 個 (車門*4、前扶手*2、中船後方*2、左後廂側板*1)。配備方面,中階以上搭載 9 吋 Panasonic 觸控式多媒體影音主機 (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前排恆溫空調、多功能方向盤 (ADAS / 音響設定)、Fast Key / Push Start;頂規車型更享有 10.25 吋全數位儀表。空間方面,提供 5 人以及 7 人座椅配置,二排座椅具備 13 段前後滑動設計 (角度隨意傾斜可調,滑動距離達 195mm),第三排座椅具 3 段椅背角度調整,另有前座、二排全平躺功能以便露營車宿;透過二排座移前翻摺疊,五人座空間最大可達 2,015 公升。 內裝採取全新水平設計語彙,旗艦型更以黑色鋼琴烤漆提升整體質感。   中階以上車型配備多功能三輻式方向盤。   左方可控制多媒體功能。   右方則擁有 Level 2 ADAS 快捷組合鍵。   全新 10.25 吋數位儀錶,整合 ADAS 作動資訊,以科技化視覺感,讓車主一目了然全面掌握行車資訊。   中階豪華型以上搭載全新 9 吋觸控式多媒體影音主機,並支援無線 Apple Car Play 與 Android Auto 雙系統。   副駕駛前方設有一個 USB 電源口。   空調系統下方將排檔桿與中控台整合。   手煞車維持傳統拉柄設計。   旁邊擁有平滑的置物空間。   全車置杯架總計共達 9 個 (車門*4、前扶手*2、中船後方*2、左後廂側板*1)。   座艙多變的組合變化,包括二排椅 6/4 分離、前後滑動、前翻摺疊、前排座椅全平躺功能,可創造出最多樣的空間利用性。   後排上方設有出風口,並可調整風量大小。   高聳的中船設有兩個杯架以及 USB 電源口。   門檻上配置發光迎賓踏板。   透過二排座移前翻摺疊,五人座空間最大可達 2,015 公升。   車室內擁有多樣化的置物空間。   尾廂邊緣同樣配有 Zinger 字樣金屬飾板。   安全科技方面,5 人座頂規以及 7 人座所有客車車型搭載 6 顆 SRS 安全氣囊;中階車型搭載 Level 2 ADAS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包含 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全速域)、FCM 主動式智慧煞車輔助系統 (含行人偵測)、LKA 車道致中輔助系統;頂規車型更升級配置 TJA 交通擁塞輔助系統、LVSA 前車駛離警示、AHB 智慧型遠光燈系統、RECW 後方防追撞警示、LCA 車道變換輔助、BSW 盲區偵測警示、RCTA 後方交通警示、DOW 下車開門警示等。 5 人座頂規以及 7 人座所有客車車型搭載 6 顆 SRS 安全氣囊。   具備 BSW 盲區偵測警示。   享有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   動力方面,全新世代 CMC Zinger 搭載排氣量 1,481c.c. 的 4A95TD 渦輪增壓直列四缸 16V 汽油引擎,搭配上 ZF 八速自排變速箱和後輪驅動,在 5,600rpm 時可輸出 172PS (127kW) 最大馬力,並於 1,500~4,000rpm 間產生 26.4kg-m 峰值扭力,平均油耗為 13.3km/L (7 人座)、13.4km/L (5 人入門、中階)、13.1km/L (5 人頂規)。懸吊系統採用前雙 A 臂系統附防傾桿、後非獨立式固定軸設計,踏上 205/70R15 (入門、中階) 或 225/55R17 (頂規) 的輪胎,煞車為前碟後鼓的配置。 原先所搭載的 4G69 2.4L 直列四缸 MIVEC 汽油引擎由 1.5T 4A95TD 引擎取代;在 5,600rpm 時可輸出 172PS (127kW) 最大馬力,並於 1,500~4,000rpm 間產生 26.4kg-m 峰值扭力,平均油耗為 13.3km/L (7 人座)、13.4km/L (5 人入門、中階)、13.1km/L (5 人頂規)。   搭配上 ZF 八速自排變速箱和後輪驅動。   擁有節能 (Eco) 駕駛模式。   開著全新 CMC Zinger 五人座車型上路,可感受到渦輪增壓引擎動力充足,且與 ZF 變速系統的搭配十分和諧,8 速檔位大幅降低了引擎在高速行駛時的轉速及噪音,同時有效降低油耗,整體動力表現可說是脫胎換骨;底盤由於依然還是採取分離式大樑設計,故行駛時與車身不協調的特性依然存在,但共鳴感與晃動感較前代減低許多,配合隔音措施的強化與較軟的避震系統設定,整體舒適性以商用車來說算是前段班;操控方面,基於其商用車的身分,故轉向時性以及側傾較大,不過受惠於 FR 配置,使其擁有僅 5.3 公尺的迴轉半徑,在市區穿梭相當容易自在。ADAS 部分,ACC 及 LKA 運作算是細膩,與普遍中型 SUV 相較之下,表現不俗。 整體來說,若以五人客貨車頂規車型 80 萬出頭的售價 (參考重置價格) 來看,在僅比現行款 Zinger 頂規車型略漲幾萬的前提之下,其性能數據的大躍進、舒適取向的乘坐品質以及能夠滿足乘用車買家的 ADAS 系統在現今中型 SUV 越來越貴的趨勢之下,顯得相當超值。如果預算有限又想擁有具備大空間的乘用車,那麼它也不失為一個划算的選擇。 CMC Zinger 在臺灣市場是一直是商旅車界的佼佼者,於 2005 年正式取代 Freeca 車系,以商用車底子結合類休旅車的外觀,創造出台灣市場獨有的商旅車市場級距,上市 18 年來擁有優秀的銷售佳績;相信全新大改款車型在發表上市後,將以全方位升級滿足臺灣消費者小客貨兩用車的需求。

2023/08/07

性能猛禽正式出閘! 全新 Ford Ranger Raptor 試駕

臺灣皮卡市場近年來隨著戶外生活風氣的成形,規模日漸穩定,屬於早期投入國內的 Ford Ranger 車系,自 2010 年上市以來,累積許多消費者的支持,自 2014 年起已經連續五年蟬聯運動休旅皮卡銷售冠軍。福特六和於今年 6/13 正式發表全新世代 Ford Ranger,分別為五人座的 XLT 車型 (建議售價 133.8 萬元起) 以及 Wildtrak 車型 (建議售價 156.8 萬元起),另外更首次導入 Raptor 高性能車型 (今年限額 100 台,原廠表示已售罄),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206.8 萬元起。 本次試駕車款為全新 Ford Ranger Raptor,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206.8 萬元起。(今年限額 100 台,原廠表示已售罄)   新在哪裡: ●由 Ford Performance 性能團隊專屬調校的 3.0L EcoBoost® V6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292ps/50kgm 最大動力,0至100km/h 加速僅需 7.9 秒。 ●FOX 2.5 吋 Live Valve 避震器,搭配鋁合金製的上下控制臂以及位於後軸上的瓦特連桿。 ●多了「運動 Sport」、「攀岩 Rock Crawl」以及「高速越野 Baja」三種模式(其他編成沒有)。 ●主動式排氣閥門控制系統:「標準 Normal」、「安靜 Quiet」、「運動 Sport」以及「高速越野 Baja」。 ●17 吋專屬鋁合金輪圈(全地形胎)。 ●專屬的引擎蓋與水箱護罩設計,取消廠徽改以 FORD 字樣取代。 ●寬體設計。 ●Matrix LED 頭燈。 ●電動車斗捲簾。 ●雙前座 10 向電動座椅(含腰靠)。 外觀方面,Ford Ranger Raptor 在富肌肉紋理的車身框架下,透過專屬引擎蓋、全新 F.O.R.D 立體字樣水箱護罩、17 吋專屬鋁合金輪圈(搭配全地形胎款)、FORD MATRIX LED 矩陣式智能動態照明系統、C 字型 LED 日行燈、LED 尾燈、雙 C 型 LED 煞車燈等配置,勾勒出身為性能皮卡的硬悍樣貌。 在富肌肉紋理的車身框架下,勾勒出身為性能皮卡的硬悍樣貌。   全新 F.O.R.D 立體字樣水箱護罩。   FORD MATRIX LED 矩陣式智能動態照明系統。   車身尺碼為 5,381x2,028x1,922mm,軸距為 3,270mm。車身進入角、離去角、穿越角則分別提升至 32˚、27˚ 及 24˚,對應精進至 850mm 的涉水高度。   前葉子鈑兩側擁有性能滿點的通風口設計。   足踏 17 吋專屬鋁合金輪圈(搭配全地形胎款)。   設有方便上下車的登車踏板。   在各處皆可看到 Raptor 字樣,彰顯其特殊身分。   承繼過往出色的貨斗載物優勢,並且創造超大多元空間收納機能。 雙 C 型 LED 煞車燈配置。   開放式置物平台長寬高分別為 1,547x1,584x529mm,離地高度為 827mm。   Power to Box 車斗電力系統附設 120V 及 12V 插座各一組,在必要時刻,提供外接電源不斷電。   下方採用左右雙邊單出的排氣尾管設計,燃暴聲相當明顯。   內裝部份,New Ford Ranger Raptor 同樣展露出濃厚的戰鬥氣息,配置具標誌性的 Raptor 專屬三幅式方向盤(內建鎂合金換檔撥片、橘紅色車縫線),以及以戰鬥機座艙為設計概念所延伸出的雙前座十向電動調整皮質賽車座椅(搭配橘紅色飾條與車縫線)。採用智慧化科技座艙設定,配置 12.4 吋全彩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12 吋全彩 LCD 觸控螢幕、SYNC® 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原廠中文衛星導航)、10 具 B&O 車用音響等配備。 在硬悍與運動風格張力下,採用超越傳統皮卡格局的智慧化科技座艙設定。   配置標誌性的 Raptor 專屬三幅式方向盤搭配 12.4 吋全彩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   門板以曜石黑飾板作為點綴。   Ford Ranger WIldtrak閱讀燈後方位置具有電控系統按鍵 (Auxiliary Switches),使車主可以輕鬆連接各種電器設備。   標配有 10 具 B&O 車用音響,音質頗為優異。   副駕駛前方隱藏式上掀儲物空間,展現多元應用機能的車室空間。   E-Shifter 電子式排檔系統,換檔可通過左方按鍵進行切換。   電子式旋鈕加力箱除了提供高速二驅 (2H)、高速四驅 (4H) 及低速四驅 (4L) ,更新增智慧四驅 (4A)。   以戰鬥機座艙為設計概念所延伸出的雙前座十向電動調整皮質賽車座椅(搭配橘紅色飾條與車縫線)。   後座空間雖然椅背角度較垂直,但依然可以提供適當的乘坐空間。   後排享有消費者十分重視的空調出風口,下方還有 120V 的電源。   安全科技方面,Ford Ranger Raptor 配置九顆 SRS 安全輔助氣囊,並提供 FAPA主動式停車輔助系統 2.0、PIB 二次碰撞預煞輔助系統以及 360 度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此外,標配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Level 2 駕駛輔助科技定義的 Ford Co-Pilot360™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包含:PCA 前方碰撞預警系統、ESA 閃避轉向輔助系統、BLIS® 視覺盲點偵測系統、iACC 智慧型定速巡航調節系統、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ACC Stop & Go 全速域定速巡航調節系統(附低速跟車)、LCA 車道導正輔助系統、TSR 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等功能。 標配 360 度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   動力方面,Ford Ranger Raptor 以「高速越野」與「極致性能」為開發訴求,搭載 Ford Performance 性能團隊專屬調校的 3.0L EcoBoost® V6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內建 Anti-Lag 偏時點火系統,並符合歐盟六期排放法規,能釋出同級罕至的 292ps、50kg-m 最大動力表現,結合十速 SelectShiftTM 手自排變速箱(E-Shifter電子式排檔系統)配置,達成 0 至 100km/h 加速僅需 7.9 秒。為彰顯性能定位並因應車主不同駕乘需求,在 Ranger 車系原有的「標準 Normal」、「防滑 Slippery」、「泥濘Mud/Ruts」、「沙地Sand」模式設定外,額外配置「運動 Sport」、「攀岩 Rock Crawl」,以及「高速越野 Baja」三種模式,能夠更隨心所至地因應全地形路況,提供適宜的轉向、輸出及換檔速度設定。亦搭載專屬的主動式排氣閥門控制系統,在與動態模式互相搭配下,提供共計四種不同聲浪,駕駛也可透過方向盤上的「R button」進行客製化設定。 搭載 Ford Performance 性能團隊專屬調校的 3.0L EcoBoost® V6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內建 Anti-Lag 偏時點火系統,並符合歐盟六期排放法規,能釋出同級罕至的 292ps、50kg-m 狂傲動力表現。   搭載專屬的主動式排氣閥門控制系統,在與動態模式互相搭配下,提供「標準 Normal」、「安靜 Quiet」、「運動 Sport」以及「高速越野 Baja」共計四種不同聲浪,駕駛也可透過方向盤上的「R button」進行客製化設定。   特別搭載由 Ford Performance 團隊專屬調校的 FOX 2.5 吋 Live Valve 避震器,搭配鋁合金製的上下控制臂以及位於後軸上的瓦特連桿,確保車輛能夠在不同路況都能維持最佳化的避震效能以及最為靈活的操駕性,主動提供「Jump Mode」以及「Loud Pedal Mode」兩種模式。   開著全新 Ford Ranger Raptor 上路,先對於其引擎的運轉精緻度頗為讚賞,踩下油門出發時便會有豐沛的推力湧現,即便淨重達到 2.4 噸,加速仍不致拖泥帶水,10 速變速箱也在市區具有合宜的匹配性,銜接上相當順暢;方向盤轉向時具有優異的精準度,即便車身尺碼龐大亦不難上手,在都會區行駛的駕駛信心頗高。FOX 2.5 吋 Live Valve 避震器針對不同行車模式,可主動針對懸吊阻尼進行調整,提供最佳化的行路質感,同時主動提供「Jump Mode」以及「Loud Pedal Mode」兩種模式,兩者可調節阻尼硬度,分別吸收車身彈跳時多餘的衝擊力道,以及在急加速時維持車輛穩定度。在 NVH 工程表現良好的情況下,車體剛性感受扎實,行路品質並不遜於 SUV 車款太多。 全新 Ford Ranger Raptor 集結 Ford Performance 性能團隊技術研發成果,在全球最嚴酷的越野耐力賽「Baja 1000」中斬獲冠軍頭銜,令許多車迷垂涎三尺;而福特六和本次終於首度導入台灣市場,以強大的動力輸出、強悍的越野實力、全面的智能與安全科技等多方優勢,為專業戶外玩家帶來無與倫比的冒險體驗。

2023/07/20

皮實耐用 工作好幫手 全新世代 Ford Ranger XLT 試駕

臺灣皮卡市場近年來隨著戶外生活風氣的成形,規模日漸穩定,屬於早期投入國內的 Ford Ranger 車系,自 2010 年上市以來,累積許多消費者的支持,自 2014 年起已經連續五年蟬聯運動休旅皮卡銷售冠軍。福特六和於今年 6/13 正式發表全新世代 Ford Ranger,分別為五人座的 XLT 車型 (建議售價 133.8 萬元起) 以及 Wildtrak 車型 (建議售價 156.8 萬元起),另外更導入 Raptor 高性能車型 (今年限額 100 台,原廠表示已售罄),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206.8 萬元起。 本次試駕車款為 Ford Ranger XLT 車型,建議售價 133.8 萬元起。   新在哪裡? 外觀: ●雷霆藍 (XLT專屬車色)。 ●深色格柵式水箱護罩。 ●一體式尾門側踏板。 ●Power to Box 車斗電力系統(附設 12V 插座一組)。 ●車身同色金屬頭立、可調式車斗滑軌。 內裝: ●10.1 吋全彩 LCD 觸控螢幕(SYNC®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結合導航圖資)。 ●8 吋全彩液晶儀表板(4 種動態行車模式)。 ●EPB 按鍵式電子手煞車&AUTO-HOLD。 ●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Qi 手機無線充電座、雙區恆溫空調。 ●Co-Pilot360 輔助駕駛系統。 ●雙前座、雙前座車側、雙側簾幕、雙前座膝部、前座中央,全車總共 9 氣囊。 底盤: ●30˚ 進入角/21˚ 穿越角/25.6˚ 離去角。 ●輪距寬度較上一代車型增加 60mm。 ●前輪更往前移動 50mm 同時使前懸縮短,進一步提升了車輛越野能力及車輛穩定性。 動力: ●2.0L 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 170ps/3,500rpm、41kg-m/1,750-2,500rpm。 ●SelectShift™ 六速手自排變速箱。 ●電子式旋鈕加力箱,提供高速二驅 (2H)、高速四驅 (4H) 及低速四驅 (4L)。 全新世代 Ford Ranger XLT 輪距寬度較上一代車型增加 60mm,前輪往前移動50mm 使前懸縮短,進一步提升車輛越野能力及車輛穩定性,並連帶增加整體置物平台的寬度。其具備 30˚ 進入角/21˚ 穿越角/25.6˚ 離去角,以及 800mm 最大涉水深度的優異越野能力。車頭配置視覺更具侵略性的深色格柵,車側採車身同色後視鏡、17 吋鋁合金輪圈,在車尾部分,全車系均採用全新 C 字型 LED 煞車燈,有效提升整體視覺辨識度和硬悍氣勢。 頭燈採用傳統鹵素燈泡。   車頭配置視覺更具侵略性的深色格柵。   車身尺碼為 5,370x1,918x1,892mm,軸距為 3,270mm。   車側採車身同色後視鏡。   並無配置 Keyless 車門啟閉系統。   足踏 17 吋鋁合金輪圈,看上去較為素雅。   配備大型車側踏板,上下車更加便利。   承繼過往出色的貨斗載物優勢,並且創造超大多元空間收納機能。   採用全新 C 字型 LED 煞車燈,有效提升整體視覺辨識度和硬悍氣勢。   兩側貼有 XLT 和 4X4 字樣銘牌,以驗明正身。   全新世代 Ford Ranger 承繼過往出色的貨斗載物優勢,並且創造超大多元空間收納機能。其採用高抗磨車斗護板、車斗固定扣環、車斗綑綁繩固定桿等便利設計,當中 XLT 車型配置箱頂/尾門保護飾條、置物箱快拆蓋以及可調式車斗滑軌,不僅實現強大的載運能力,更可因應消費者不同需求,靈活裝載商用貨品、家用物品、露營用具等多元型態物件,增添便利靈活的空間變化和延展性。 開放式置物平台長寬高分別為 1,547x1,584x529mm,離地高度為 827mm。   採用高抗磨車斗護板、車斗固定扣環、車斗綑綁繩固定桿等便利設計。   附設 12V 插座,在必要時刻,提供外接電源不斷電。   角落設有踏板方便上下貨物。   車頂上方並無車頂架配置。   數位化科技座艙奠定了同級皮卡車的科技新高度,為使用者帶來便捷且人性化的使用情境。其採用客製化機能的 8 吋全彩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帶來清晰簡潔的駕駛視覺介面,中控台採用全新開發的 10.1 吋全彩 LCD 觸控螢幕,其搭載的 SYNC®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在整體操作上更為直覺,並提供觸控、旋鈕控制、對話式聲控等不同操作方式,內建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TM、原廠衛星導航以及車主手冊等多項便利機能。配備還包含:握感紮實的三幅式多功能皮質方向盤、全新設計的中央鞍部同步整合無線充電板,電子式旋鈕加力箱、EPB 電子手煞車含 Auto Hold 等操作功能採用全新配置,搭配雙前座布質座椅以及隱藏式置杯架等多處收納巧思,展現多元應用機能的車室空間。 數位化科技座艙為使用者帶來便捷且人性化的使用情境。   配有握感紮實的三幅式多功能皮質方向盤,左方操控行車輔助、音量大小等,右方則可進行曲目、電話、介面切換等。   採用客製化機能的 8 吋全彩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結合 6 種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帶來清晰簡潔的駕駛視覺介面。   中控台採用全新開發的 10.1 吋全彩 LCD 觸控螢幕,其搭載的 SYNC®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在整體操作上更為直覺,並提供觸控、旋鈕控制、對話式聲控等不同操作方式,內建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TM、原廠衛星導航以及車主手冊等多項便利機能。   配備恆溫空調系統。   引擎採傳統鑰匙啟動。   閱讀燈後方位置具有電控系統按鍵 (Auxiliary Switches),使車主可以輕鬆連接各種電器設備。   全新設計的中央鞍部同步整合無線充電板以及 USB 充電口。   排檔座上整合各項按鍵,換檔可通過左方按鍵進行切換。   隱藏式置杯架、副駕駛前方隱藏式上掀儲物空間等多處收納巧思,展現多元應用機能的車室空間。   前排座椅為高抗磨布鋪陳,並採取手動調整。   設有方便駕駛上下車的把手。   後座空間雖然椅背角度較垂直,但依然可以提供適當的乘坐空間。   後排享有消費者十分重視的空調出風口,下方還有 USB 充電口。   安全科技方面,全新世代 Ford Ranger XLT、Wildtrak 車型均升級配置九顆 SRS 安全輔助氣囊(新增副駕駛膝部氣囊、前座中央氣囊),並提供 PIB 二次碰撞預煞輔助系統,提供完整的被動安全防護。此外,車系超越同級,全面標配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Level 2 駕駛輔助科技定義的 Ford Co-Pilot360TM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包含:PCA 前方碰撞預警系統、ESA 閃避轉向輔助系統、BLIS® 視覺盲點偵測系統、iACC 智慧型定速巡航調節系統、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ACC Stop & Go 全速域定速巡航調節系統(附低速跟車)、LCA 車道導正輔助系統、TSR 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等豐富功能。 全面標配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Level 2 駕駛輔助科技定義的 Ford Co-Pilot360TM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   標配倒車顯影輔助系統 (附停車導引指示線)。   Ford Ranger XLT 在全新進化下展現出色動力與更升級的地形征服力,搭載 2.0L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可輸出 170PS@3,500rpm 最大馬力和 41kgm@1,750~2,500rpm 峰值扭力,配上 SelectshiftTM 六速手自排變速箱,進一步提供優異的載重與高達 3,500kg 的拖曳能力。受惠於配備的 Part Time 4WD(高速二驅 2H/高速四驅 4H/低速四驅 4L),使其可因應道路狀況提供最佳化的四輪循跡性,並在沙地或濕滑等惡劣路況帶來優異的脫困能力。 搭載 2.0L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   可輸出 170PS@3,500rpm 最大馬力和 41kgm@1,750~2,500rpm 峰值扭力。   具備 30˚ 進入角/21 ˚穿越角/25.6˚ 離去角,以及 800mm 最大涉水深度的優異越野能力。   開著全新世代 Ford Ranger XLT 上路,2.0L 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具備豐沛的輸出特性,且運轉品質與聲浪均屬精緻,在未載重及拖曳的情況下擁有順暢的加速感受,6 速手自排變速箱創造的豐富齒比變化也成功降低引擎高轉機率,消弭柴油車款常見的慣有噪音。雖然它是一部車長超過 5.3 公尺的大傢伙,不過視野表現良好,方向盤操作上也是相當輕手,透過原廠工程部的努力之下,將過去較為陽剛個性的越野車給設計得容易操作,並兼具了機能性和舒適度,再加上優異的車體剛性表現以及供應充足的動力,在市區鋪裝道路行駛卻保有良好的高速穩定性,車身並無過多晃動,對於路面碎震的處理也令人滿意,加上精良的 NVH 工程水準,日常乘駕舒適性並不會遜於同價位進口休旅作品太多。 許多人對於 Pick-up 車型的認知不外乎就是特殊用途或者工作載貨才需要的車款,不過全新 Ford Ranger 為 Ford 與 Volkswagen 雙方針對商用車的策略合作計畫的產物,在展現粗曠越野性能之餘,透過細部的妝點以及良好駕馭感受,證明是一款能夠匹敵進口豪華休旅車的多用途車種。

2023/07/04

科技配備上身 越野更輕鬆 全新大改款 Ford Ranger WIldtrak 試駕

臺灣皮卡市場近年來隨著戶外生活風氣的成形,規模日漸穩定,屬於早期投入國內的 Ford Ranger 車系,自 2010 年上市以來,累積許多消費者的支持,自 2014 年起已經連續五年蟬聯運動休旅皮卡銷售冠軍。福特六和於今年 6/13 正式發表全新世代 Ford Ranger,分別為五人座的 XLT 車型 (建議售價 133.8 萬元起) 以及 Wildtrak 車型 (建議售價 156.8 萬元起),另外更導入 Raptor 高性能車型 (今年限額 100 台,原廠表示已售罄),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206.8 萬元起。 本次試駕車款為全新 Ford Ranger Wildtrak,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156.8 萬元起。   新在哪裡? 外觀: ●C 字型日行燈、LED 方型頭燈組、C 字型尾燈組。 ●黑色亮面烤漆蜂巢式進氣格柵。 ●一體式尾門側踏板。 ●Power to Box 車斗電力系統(附設 120V 及 12V 插座各一組)。 ●專屬鋁合金固定桿、曜石黑防滾籠、可調式車斗滑軌。 內裝: ●12 吋全彩 LCD 觸控螢幕(SYNC® 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結合導航圖資)。 ●8 吋全彩液晶儀表板(6 種動態行車模式)。 ●E-Shifter 電子式排檔系統。 ●EPB 按鍵式電子手煞車&AUTO-HOLD。 ●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Zone Lighting 區域照明系統(將頭燈、車尾牌照燈及車斗燈、左 / 右後照鏡照地燈,劃分為 4 個區域,透過中央觸控螢幕,能隨時啟閉單一區域或全車的燈光,輔助夜間行動)。 底盤: ●30˚ 進入角/21˚ 穿越角/25.6˚ 離去角。 ●輪距寬度較上一代車型增加 60mm。 ●前輪更往前移動 50mm 同時使前懸縮短,進一步提升了車輛越野能力及車輛穩定性。 動力: ●2.0L 直列四缸柴油『雙渦輪』引擎 205ps/3,750rpm 51kgm/1,750-2,000rpm。 ●SelectShift™ 十速手自排變速箱。 ●電子式旋鈕加力箱,提供高速二驅 (2H)、高速四驅 (4H) 及低速四驅 (4L),新增智慧四驅 (4A)。 ●電子式後軸差速器鎖定。 大改款 Ford Ranger 尺碼來到 5,359x 1,850x1,815mm,軸距也來到了 3,220mm。外觀上,擁有致敬 Ford 經典貨卡 F-150 的許多元素,彰顯出更為鮮明的硬悍皮卡形象。全新進氣格柵、頭燈組、鋁合金輪圈組、C字型燈組等全新設計,讓新世代 Ranger 看上去更具科技感,而在 Wildtrak 車型上,更添加了運動車頂架、曜石黑防滾籠、Zone Lighting 區域照明系統、18 吋專屬式樣輪圈等設計。 Wildtrak 車型透過全新 LED 頭燈組、C 字型日行燈以及引擎下護板等設計,進一步強化視覺氣勢。   新世代 Ford Ranger Wildtrak 車身尺碼來到 5,370x1,918x1,892mm,軸距為 3,270mm。   配備專屬車頂架,兼顧視覺美感及實用性。   車側採曜石黑後視鏡(含照地燈)。   配備 Keyless 車門啟閉系統。   在葉子鈑上貼有 BI-TURBO 字樣飾板,車門下方還有 WILDTRAK 銘牌,象徵其身分。   配備金屬嵌邊大型車側踏板,上下車更加便利。   足踏 18 吋 Wildtrak 專屬式樣輪圈,相當具有視覺張力。   承繼過往出色的貨斗載物優勢,並且創造超大多元空間收納機能。     開放式置物平台長寬高分別為 1,547x1,584x529mm,離地高度為 827mm。   採用高抗磨車斗護板、車斗固定扣環、車斗綑綁繩固定桿等便利設計。   Power to Box 車斗電力系統附設 120V 及 12V 插座各一組,在必要時刻,提供外接電源不斷電。   角落設有踏板方便上下貨物。   內裝方面,跳脫原先皮卡被視為商用車的設計框架,做出更具科技氣息的數位化科技座艙。具有客製化功能的 8 吋全彩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營造了清晰簡潔的視覺介面。中控台則是配上了 12吋全彩LCD觸控螢幕,整合 SYNC®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操作上更為直覺。同時亦配備三幅式多功能皮質方向盤、無線充電板、皮質加熱座椅含駕駛座電動 8 向調整、電子式旋鈕加力箱、E-Shifter電子式排檔系統 (Wildtrak車型專屬)、EPB電子手煞車含 Auto Hold 等。 數位化科技座艙為使用者帶來便捷且人性化的使用情境。   配有握感紮實的三幅式多功能皮質方向盤,左方操控行車輔助、音量大小等,右方則可進行曲目、電話、介面切換等。   採用客製化機能的 8 吋全彩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結合 6 種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帶來清晰簡潔的駕駛視覺介面。   門板鋪陳進行重新設計。   閱讀燈後方位置具有電控系統按鍵 (Auxiliary Switches),使車主可以輕鬆連接各種電器設備。   控台採用全新開發的 12 吋全彩 LCD 觸控螢幕,其搭載的 SYNC®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在整體操作上更為直覺,並提供觸控、旋鈕控制、對話式聲控等不同操作方式,內建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TM、原廠衛星導航以及車主手冊等多項便利機能。   全新設計的中央鞍部同步整合無線充電板以及 USB 充電口。   E-Shifter 電子式排檔系統為 Wildtrak 車型專屬,換檔可通過左方按鍵進行切換。   電子式旋鈕加力箱除了提供高速二驅 (2H)、高速四驅 (4H) 及低速四驅 (4L) ,更新增智慧四驅 (4A)。   隱藏式置杯架、副駕駛前方隱藏式上掀儲物空間等多處收納巧思,展現多元應用機能的車室空間。   Wildtrak 車型配置雙前座皮質加熱座椅含駕駛座電動 8 向調整,提供與傳統商用車截然不同的舒適乘坐品質。   後座空間雖然椅背角度較垂直,但依然可以提供適當的乘坐空間。   後排享有消費者十分重視的空調出風口,下方還有 120V 的電源。   安全科技方面,Ford Ranger XLT、Wildtrak 車型均升級配置九顆 SRS 安全輔助氣囊(新增副駕駛膝部氣囊、前座中央氣囊),並提供 PIB 二次碰撞預煞輔助系統以及 360 度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Wildtrak車型)。此外s,全面標配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Level 2 駕駛輔助科技定義的 Ford Co-Pilot360TM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包含:PCA 前方碰撞預警系統、ESA 閃避轉向輔助系統、BLIS® 視覺盲點偵測系統、iACC 智慧型定速巡航調節系統、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ACC Stop & Go 全速域定速巡航調節系統(附低速跟車)、LCA 車道導正輔助系統、TSR 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等豐富功能,並全新配置倒車煞車輔助系統以及 FAPA 主動式停車輔助系統 2.0 (Wildtrak)兩大實用功能。 全面標配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Level 2 駕駛輔助科技定義的 Ford Co-Pilot360TM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   Wildtrak 車型標配 360 度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和 FAPA 主動式停車輔助系統 2.0。縱使其龐大尺碼,也讓駕駛人能放心穿梭在市區道路。   動力方面,大改款 Ford Ranger Wildtrak 車型搭載 2.0L 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配上 SelectshiftTM 十速手自排變速箱,可輸出 205hp 的最大馬力以及 51kgm 的最大扭力,升級配置的 Advanced 4WD(智慧四驅4A)及電子式後軸差速器鎖定等科技,使其可因應道路狀況提供最佳化的四輪循跡性,並在沙地或濕滑等惡劣路況帶來優異的脫困能力,同時更具有高達 3,500kg 的優異載重與拖曳能力。底盤方面,輪距寬度較上一代車型增加 60mm,前輪往前移動 50mm 使前懸縮短,進一步提升車輛越野能力及車輛穩定性,並連帶增加整體置物平台的寬度。其具備 30˚ 進入角/21˚ 穿越角/25.6˚ 離去角,以及 800mm 最大涉水深度的越野能力。 搭載 2.0 L直列四缸柴油雙渦輪引擎(205ps/51kg-m)及 SelectshiftTM 十速手自排變速箱。   具備 30˚ 進入角/21 ˚穿越角/25.6˚ 離去角,以及 800mm 最大涉水深度的優異越野能力。   開著大改款 Ford Ranger Wildtrak上路,可感受其擺脫皮卡車慣有的彈跳行路感,方向盤的轉動精度更為細膩,駕馭上與一般的市售休旅車幾乎無太大差異。2.0 柴油引擎可於低速提供強大扭力與出色的油門反應,對於這輛龐然大物來說,提速並不是件難事;10 速手自排變速箱也具備良好的匹配性,無明顯的換檔頓挫。懸吊機構幾乎沒有傳統皮卡的彈跳現象,方向盤調校也頗為細膩,除了高車身與長行程懸吊系統帶來的側傾之外,開起來不會比一般 SUV 遜色。 隨著戶外活動風氣漸興,市場上用車的需求亦越趨多元,以 Ranger 的條件來看能夠輕鬆於條件差的地面上行駛,在一般道路上也可以享受到與 SUV 近似的駕馭感,精緻的外型遊走在都會間也不顯突兀,更能彰顯出車主自身外放豪邁的個性。

2023/05/09

動力、續航再精進 唯一的國產純電商用車 中華菱利 E300 廂型客車 試駕

中華 e-Veryca 為品牌旗下菱利車系的純電版本,於 2018 年首度登場,起初主要供應如郵務車等特定市場,後期則開放一般消費者入主。於今年 4/19 時,中華菱利宣布推出小改款車型,將車名正式改為 E300,並提供貨/廂雙車型,建議售價分別為二人座廂型貨車 (新臺幣 95.5 萬元起,若不含電池為 63.5 萬元起)、五人座廂型客車 (新臺幣 99.7 萬元起,若不含電池為 67.7 萬元起)、二人座木床貨車 (新臺幣 91.2 萬元起,若不含電池為 59.2 萬元起)。同時提供車電分離方案,並採取每月支付電池月租費的租購方式,1 至 48 個月為 2,990 元,49 至 120 個月為 3,990 元。 本次試駕的車款是 CMC E300 廂型客車,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99.7 萬元起。   新在哪裡? ●標配電動摺疊後視鏡。 ●提供奶蓋綠車色選擇。 ●擁有 8 吋數位儀錶板、旋鈕式排檔、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具雙前座 SRS 氣囊、預縮式安全帶、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機構。 ●鋰離子電池容量為 42.6kWh、續航里程(NEDC)二人廂車提升 85% 來到 309km,五人廂車來到五人 298km,新增的二人木床車續航里程為 326km。 外觀方面,CMC E300 與 e-Veryca 並沒有太顯卓的差異,全車系具有銀塗前飾板、前保桿進氣口防護網、光感應自動啟閉頭尾燈、DRL日行燈、擋泥板、EV 車身貼紙、電動摺疊後視鏡等標準配備,足踏 14 吋輪胎。另外亦提供奶蓋綠車色的新選擇。車身尺碼部分,CMC E300 廂型客車為 4,155x 1,570x 1,950mm,軸距為 2,610mm。 奶蓋綠為新增車色。   全車系具有銀塗前飾板,增加視覺上的質感。   配備光感應自動啟閉頭尾燈、DRL 日行燈等,下方兩側具有霧燈。   CMC E300 廂型客車為 4,155x 1,570x 1,950mm,軸距為 2,610mm。   車側具備 EV 專屬車身貼紙,增加辨別度。   全車系標配電動摺疊後視鏡。   足踏 165R14 8PR 輪胎搭配鐵圈,上方無飾蓋設計。   五人客車前後保險桿與車身同色,並配備倒車雷達 (3 顆)。   尾燈造型採用與燃油車相同設計,並未修改造型來區別電動車。   後保險桿依然保有燃油車排氣管形狀。   內裝方面,配有膠皮座椅、8 吋數位式儀表板、旋鈕式排檔、多功能方向盤 (含定速)、前門電動窗、鑰匙未拔/大燈未關警示裝置、前後獨立空調、藍牙音響主機 (支援MP3/WMA讀取)、獨立 USB 接頭等。安全方面,擁有雙前座 SRS 氣囊、預縮式安全帶 (雙門貨車除外)、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機構 (限 5 人座廂車)、ABS 防鎖定煞車系統、EBD 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HBA 煞車輔助系統、ARP 主動式防止傾覆、ESS 緊急煞車警示系統、RAB 預警煞車、BOS 煞車優先系統、ASC 車身動態穩定系統、TCL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HSA 陡坡起步輔助系統、TPMS 無線胎壓偵測系統等。 CMC E300 的座艙採務實耐用取向設計。   具備多功能方向盤,無法做前後調整,左側控制數位儀表介面,右側控制定速系統。   依然採用傳統鑰匙插入啟動。   具有 8 吋數位儀錶板,直讀性頗為優異,而較具特色的部份為位於中央的馬達轉速及兩側的輸出及回充量錶。   速限設定及胎壓皆可透過左方螢幕進行監控。   方向機柱左側可看到電動收折後視鏡控制介面、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和高大燈高度調整。   前排擁有電動車窗。   中控標準配置手動空調及傳統音響主機(具備 USB 音源輸入),主要以基礎實用為導向。   具有 12V 電源孔以及煙灰缸。   採用旋鈕式排檔,與汽油車型有所區隔,實際操作的感受相當順手,按下後即可啟動 P 檔。   零碎置物空間設計以商用車的角度來看不算優異,主要為容量多相對侷限,位置規劃也未見多元。   雙前座椅採皮質設計,能提供基礎舒適性。椅背均可向後倒平,可當做簡易車床使用。   A 柱上設有扶手,方便上下車。   後椅背傾角支援大範圍調整,整體舒適性及空間表現均屬水準之上,能勝任載客需求。   後座具備置頂式空調出風口,風量可獨立進行調整,對於乘車品質確實加分。   後排車窗採手搖式啟閉。   平坦的底版設計方便乘載人員和上下貨物。   尾門採用手動啟閉設計,貨艙空間相當平整。   動力方面,中華菱利 E300 鋰離子電池容量為42.6kWh,後驅結構電動馬達可產生 129PS 最大馬力和 22.4kgm 峰值扭力,最高時速為 100km/h,在 NEDC 測試條件下,貨車、廂型貨車、廂型客車續航里程最高分別可達到 326km、309km、298km。充電方面,支援 CCS1 DC 直流快充 (亦支援慢充 : SAE J1772),電量從 0 到 80%,僅需約 45 分鐘的時間,充電 10 分鐘約可行駛 45km。底盤皆採用前獨立麥花臣式附防傾桿、後葉片彈簧懸吊,搭配前碟後鼓煞車系統。載重方面,雙門貨車為 603kg,廂型貨車為 515kg。 本車採用單馬達後輪驅動型式,最高輸出 129ps/22.4kgm。   容量 42.6kWh 的鋰電池組安裝於底盤下方。   支援 CCS1 DC 直流快充 (亦支援慢充 : SAE J1772),電量從 0 到 80%,僅需約 45 分鐘的時間,充電 10 分鐘約可行駛 45km。   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具有 Normal、Eco、Eco+ 等三種,其中 Eco+ 具有較為強大的動能回收力道。   前軸採用獨立麥花臣式附防傾桿,並擁有碟煞。   後軸則使用葉片彈簧搭配鼓煞。   開著中華菱利 E300 上路,少去傳統的內燃機引擎,電動馬達起步毫無震動,加速時則無檔位變換的感受,取而代之的是平順流暢的速度拉升過程,噪音部分則因少去引擎聲浪,反而更易聽見冷氣壓縮機運轉聲、路面噪音及風切聲等。受惠於電動車可立即輸出峰值扭力的特性,而產生不遜於引擎的加速體驗,爬坡反應快速有力,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更具有引擎剎車及節能效果,並且可有效增加可續行里程,對於都會區行駛而言是相當夠用的。懸吊系統在空車狀態下的回饋並不會過於顛簸,整體穩定性也依然具備一定水準。 電氣化熱潮席捲臺灣車市,商業車更是成為眾多車廠紛紛重視的市場,而 CMC 也早已奪得先機推出 e-Veryca 車型,成為當今國產純電輕型商用車唯一選項,嚴格來說市面上沒有直接對手,如今 E300 小改款的出現,各方面都比以往要來得更加精進,相信能成為眾多頭家的「新能源發財車」。而隨著政府積極投入充電樁基礎建置,2025 年充電樁建置計劃將擴建至 7,800 個,以提供國人更便利的充電環境,加速台灣電動車市場成長。

2023/01/28

獨樹一格的法式實用之選 Citroen Berlingo Feel M 五人座 Modutop 實車拍攝

就在即將邁入 2023 年前,Citroen 總代理寶嘉聯合宣佈 Berlingo 短軸車型正式登台,它究竟有什麼樣的具體魅力?下面接著說明。 新在哪裡? ●首度導入短軸車型 ●長軸車型編成命名變更 ●具備五座、七座兩種選項 Citroen Berlingo 相信對部份關注進口廂型車的消費者來說已不陌生,現行第三代車型於 2018 年日內瓦車展亮相後,2019 年第二季正式引進台灣市場(扣除預售階段),而 Berlingo 也是 Peugeot Rifter 的姐妹車。在國人消費喜好等因素的驅使下,如 Berlingo 這類車種的選項在台其實不算多元,攤開現今進口非豪華廂型車市場,其主要對手僅有 VWCV Caddy Maxi、Ford Tourneo Connect,但若將目標限縮至中型尺碼,則如今導入的短軸 Berlingo 可說是唯一選項,堪稱市場上的另類獨特存在。 Berlingo 短軸車型初期採用 Feel M五人座、Feel M五人座Modutop 及Feel M七人座三種編成設定,報價分別為 119.8、128.8 及 128.8 萬元起,與同等配備水準的長軸車型(Feel XL)相較價差甚微,另外因應短軸車型導入,如今長軸車型編成命名後方一律加入「XL」以便識別。   Berlingo 短軸車型尺碼來到 4,403 × 1,848 × 1,838mm,軸距2,785mm,與長軸車型之間的變化除了車長(-350mm)及軸距(-190mm),後懸長度同樣有所縮減(-160mm),也帶來更靈巧的最小迴轉半徑(短軸 5.4m、長軸 5.76m)。   車頭分離式燈組同樣具備獨特辨識度,而前後保桿邊緣採霧黑塑料材質鋪陳,可適時兼顧實用性。   外側後鏡鏡及車頂行李架採用亮黑材質鋪陳,算是吸睛元素之一。   小型尾翼為新年式車型導入,可適時妝點年輕氣息。   內裝設計兼顧實用性與美感,展現法國人獨到思維。   中央小型對話鏡於五座車型同樣保留。   雙前座椅採跳色鋪陳增添幾分時尚氣息,調整則一律採手動方式。   後座椅採用三張獨立型式,實際乘坐空間足敷使用,但椅背角度稍顯直挺(不具備傾角調整機能)。   第二排具備空調出風口(風速可獨立調整)、摺疊式桌板及手動遮陽簾,配備水準算是不俗。   Modutop 全景玻璃車頂為短軸五座車型專屬,中央位置除了包含氣氛燈與置物空間,後方亦具備吸頂式置物箱(前後雙向可開啟)。   後檔玻璃同樣可獨立開啟,進以提升置物便利性。   雖然 Berlingo 短軸版本身型算是小巧,行李廂容積卻來到1,355 ~ 3,000L(前乘客座摺疊可再增加 500L 容積),徹底展現廂型車的優勢,另外遮物隔板具備上下兩段高度設置(長軸車型配置遮物捲簾)。   縱使為短軸車型,總代理亦提供七座選項(長軸車型僅有七座設定),惟主要受車格限制,第三排空間、舒適表現均不算優異。   第三排立起狀態下,行李廂容積僅有 65L,而與長軸車型相較亦取消前後滑移機能,整體變化包含椅背傾倒及座椅拆卸,不過其獨立型式座椅仍保有一定空間靈活度。   Berlingo 無論長短軸車型,動力系統一律採用 1.5 升四缸柴油引擎,最高輸出 130hp / 30.6kgm,變速箱則搭配 8 速手自排型式(長軸車型另提供 6 速手排選項)。   嚴格來說,雖然 Berlingo 短軸車型為首度導入台灣市場,卻不是首款切入該級距的產品,此刻它的引進,主要為填補先前 Peugeot Rifter 退市(在台僅導入短軸車型,銷售期間近 2 年,2021 年底停售)後的空缺。雖如此,Berlingo短軸車型究竟有沒有賣點?當然是有!若你正尋覓一輛進口中型尺碼的廂型車,具備五座設定的 Berlingo 短軸車型正是選項之一。

2023/01/11

日系越野巨漢 Toyota Tundra TRD Pro 實車拍攝

說到皮卡級距,現階段在總代理的操作結合市場考量等因素之下,國人較熟悉的選項主要有 Ford Ranger 及 Toyota Hilux,不過在級距能見度相對較高的北美地區,其實如 Ford F-Series、Chevrolet Silverado,甚至 Toyota 旗下 Tacoma、Tundra 均佔據一定銷售份額。而這回我們至貿易商天龍吉普車所拍攝的 Tundra,除了是 Toyota 現階段旗下體型最大的皮卡,亦為 2021 年 9 月亮相的全新第 3 代車型,且其TRD Pro 的編成對照美國市場亦為相當高階的定位(僅低於頂規 Capstone 車型),當地報價 69,420 美金起,以下便來看看這輛日系越野巨漢有何特別之處。 Tundra 的體型對於台灣市場來說相當碩大,尺碼為 5,952 × 2,084 ×1,984mm,軸距則有 3,700mm 的水準,視覺亦相當具肌肉感,另外也可見黑色窗框、黑色門把等元素突顯 TRD Pro 編成。   黑化水箱護罩佔整體車頭面積比例頗高,整體氣勢不俗,而頭燈光源為 LED。   尾燈同樣採全 LED 光源,另外車身周遭防刮材質為迷彩式樣。   車身前後上側均可見美國當地法規要求之三眼標示燈。   中控台採用新世代設計語彙,其中 12.3 吋全數位儀錶及 14 吋多媒體系統(附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組成的人機介面為配備亮點之一。   運動化方向盤下緣鑲有 TRD 字樣,結合 12 點鐘方向紅色標記可進一步妝點運動氛圍。   前座椅具備 TRD Pro 徽飾、迷彩圖樣等元素,功能層面則可見電調、通風及加熱機制。   後座依舊具備寬敞的空間,頭頂上方更附有全景天窗。   因應日趨嚴苛的環保法規,美規第三代 Tundra TRD Pro 採用油電動力設定,型式為 3.5 升 V6 雙渦輪引擎搭配 10 速手自排變速箱及電動馬達,最高綜效輸出 437hp / 80.5kgm,並具備分時四驅系統附加力箱以提供一定地形適應性。   引擎室具備金屬下護板,於 Off-road 環境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另外紅色防傾桿亦堪稱視覺亮點。   第三代 Tundra 建構於 GA-F 平台,並採用 Body-on-frame 非承載式車身設計,而前懸吊型式為雙A臂,另外其 FOX越野避震器當中經著色的彈簧同樣為視覺亮點。   不銹鋼排氣管採用雙出 TRD 式樣,妝點運動氣息。   現今皮卡級距對於國人來說,某種程度上算是風格及功能性獨特的選項,可進一步形塑個人品味,特別是 Tundra 那巨型的尺碼更能帶來霸氣的視覺衝擊,另外在油電系統的加持下,節能表現亦更勝以往,因此若你對這類車種有一定興趣,不妨考慮至貿易商進行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