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九份~猴硐~
2012/04/07
在台灣,很少有車站會同時出現兩種寫法的站名 而猴硐卻是如此 在去年,逛書局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本 (猴硐貓城物語) 的書 感覺書名很特別就買了下來 回到家迫不急待的閱讀書裡的內容 也正是從這時刻起,我才對九份山下的猴硐有了初步的印象 以前此地名為猴洞,但因為礦坑的風水文化不喜歡跟水有關 所以改名為猴硐,1962年,政府以猴名不雅為由改為侯硐 到了2000年,當地的文史工作者鼓吹恢復舊名,2005年 北縣議會通過改回猴硐,但火車站屬於交通部管轄,依然使用侯硐站名 所以你如果到了侯硐車站,就會看到有兩種站名的有趣情景 因早期和菁桐一樣都產煤,所以侯硐車站的鐵軌並不單調 但也不複雜,從兩個月台和鐵軌的數量來看,它的產煤量應該比菁桐還大 看著區間車緩緩離去,上下車的人寥寥無幾 這座神秘山城或甚至快被改名為貓城的侯硐,在這兩三年來 靠著愛貓人士的推廣下,終於在煤礦蕭條多年後的今天 讓國人對侯硐有了那麼一點的印象甚至是前往的念頭 侯硐在最燦爛的時候,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都在瑞三煤礦工作 它也養活了成千上萬的人 以前,這裡曾經發生過慘烈的災變,有八十幾位礦工死在礦坑裡面 八十幾個人就是八十幾個家庭,八十幾個家庭的小孩要在一個夜晚間學著變成大人 輝煌的瑞三終究是許多生命堆疊出來的 侯硐早年產煤,如今冷漠了幾十年後,陰錯陽差的好像變成產貓了 雖然貓的數量沒那麼誇張,不過和一般城市社區相比 它確實是多了些,尤其是貓夫人出了那本書後 光復里位在小山坡上,沒有聯外道路,只能靠一座小天橋來對外聯繫 貓夫人說,它是通往貓天堂的天橋,更像是時光隧道 帶你進入城市看不到的奇妙貓國度 也因為有這跨月台的小天橋,所以這裡從以前到現在都沒甚麼改變 當然年輕人也相當的少,但也正如此,猴硐還保有相當樸質的特色 走過這座天橋後,就進入了愛貓人士說的貓的天堂~光復里~ 不過我到訪的時候並非假日,所以來接待我的貓咪沒幾隻 牠是猴硐四大天王之一的流鼻涕,一年四季臉上都掛著鼻涕 而且好像是有暹羅貓的血統,貓夫人說牠脾氣最好 牠也是第一位接待我這訪客的貓咪,而且睡意甚濃. . . . . 這隻呢? 我不知道牠的真名,不過高傲的姿態讓我不知是我的相機太普通 還是我沒帶見面禮給牠,但在我卑微的溝通下,牠終於隨便擺了一個POSE 不過還是感覺到那孤芳自賞的自我感覺良好. . . . . 從光復里望像如時光隧道的人行天橋 橋內掛滿了愛貓人士所拍攝的貓咪寫真 真的讓人感覺這山城慢慢在蛻變,不過是很緩慢,且可能會功敗垂成 如果它真的沒蛻變成功,對它來說到底是好或不好 前幾年,侯硐就像早年落寞時的九份,雜草.生鏽的採礦器材和長滿蘚苔的礦坑口 但現在的九份又讓許多另類的掏金客再度的剝奪繼續的採礦 面對侯硐,不曉得該保留目前有貓的身影的現況就好,還是. . . .. 還是努力的讓它變成一個知名度的觀光區或甚至是另一個九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