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觀點
本站觀點
新聞頻道
政策與議題
活動與賽事
技術新發展
產業新消息
產品新動態
試駕報導
海外試駕
國內試駕
新車發表
參訪紀實
站務點滴
本站索引
專題索引
動力科技講堂
媒體邀訪
長期測試
Citroën C5 Aircross
Corolla Cross
Elantra Sport
Ford Escort
Ford Focus ST
Ford Focus ST-Line
Ford Kuga ST-Line
Hyundai Elantra
Kia Picanto
Mercedes-Benz B200
Nissan Sentra
Passat B3 Variant
SYM DRG 158
Toyota Altis Hybrid
Toyota Prius PHV
Toyota Town Ace
商車觀點
商車觀點
商車新訊
商車試駕
商車活動
法規訊息
歷史沿革
商車街拍
商車型錄
廠商訊息
業內觀點
業內觀點
原廠新聞
7Starlake
Acura
ADIVA
Aeon
Alfa Romeo
ARTC
Aston Martin
Audi
Bentley
BMW
Bosch
Brabus
Brabus
Bugatti
Buick
Cadillac
Chevrolet
Chrysler
Citroen
CMC
Daihatsu
Datsun
DFSK
Dodge
DS
Ducati
Ferrari
fiat
Ford
FUSO
GMC
Gogoro
Goodyear
Harley-Davidson
HINO
Honda
Hummer
Hyundai
Indian
Infiniti
Isuzu
IVECO DAILY
J.D. Power
Jaguar
Jaguar Land Rover
Jeep
Kawasaki
Kia
Koenigsegg
KTM
Kymco
Lamborghini
Land Rover
Lexus
liebro motor
Lincoln
Lotus
Luxgen
Mahindra
Maserati
Maybach
Mazda
McLaren
Mercedes-Benz
Merida
Michelin
Mini
Mitsubishi
Morgan
Morgan
MV Agusta
Nissan
Opel
Pagani
Peugeot
PGO
Porsche
Proton
Renault
Rolls-Royce
RUF
Saab
Scania
Skoda
Smart
SsangYong
Subaru
SuperSoco
Suzuki
SYM 三陽工業
Tesla
Toyota
Triumph
Vespa
Volkswagen
Volvo
Wemo
Yamaha
Yulon
中古車廠商
中華車會
展覽活動
廠商活動
廠商資訊
汽車車展
賽車運動
車輛科技
車輛租賃公司
零配件商
政府新聞
法人組織
政府機關
銷售數據
廠商特區
原廠資料
召回資訊
國際召回
台灣召回
原廠型錄
使用手冊
規格配備
業內呢喃
行銷經典
全民觀點
全民觀點
愛車分享
車友街拍
其他車輛
韓系車輛
瑞典車系
法系車輛
英系車輛
美系車輛
日系車輛
義系車輛
德系車輛
國產車輛
街拍精選
街頭尋寶
二輪街拍
軍警消防
救護車輛
消防車輛
警備車輛
軍事車輛
公眾運輸
索道園地
鐵道天地
重車天地
巴士天地
間諜目擊
模玩天地
人車寫真
文化觀點
文化觀點
汽車議題
名家專欄
歷史溯源
文獻史料
車類書籍
廣告集錦
人車關係
中華民國車輛文化推廣協會
車輛藝術
二輪觀點
二輪觀點
機車新訊
新品動態
活動參訪
政策知識
騎乘心得
單車鐵騎
人身安全
長期測試
達人觀點
達人觀點
小七個人觀點
媒體專欄
車庫人生
車輛書籍
汽車廣告
東拉西扯
車界這行
自主品牌
媒體報導
我的收藏
私藏車輛
未分類
不禮貌鄉民龍哥
內飾職人車匠
全車皮椅(含門飾板) 訂做/改裝
中央扶手 訂做/改裝/加裝
居家沙發、床頭板、傢俱系列 訂做/換新
客製化改裝部品(商品)、參展作品
安全氣囊爆裂 修復/修補工程
車室內裝 制震隔音/隔熱工程
機車椅、堆高機座椅、貨車座椅、重機座椅
地毯、腳踏墊 訂做/換新
後廂隔板、後障板、木工隔板 訂做/包覆
中控台、儀表板、排檔箱 訂做/修復
內裝環保漆(環保材質)氧化 處理/修復
核桃木、碳纖維、髮絲紋、鋼琴烤漆訂做
原廠座椅、賽車椅、皮椅、絨布椅 訂做
方向盤、排檔頭(套)、手煞車套
門飾板、木門板 訂做/換新
天蓬、天窗、遮陽板、ABC柱換新
商品訂做預約、販售區 全新/二手
內裝清潔保養、車室美容
小橘的世界
橘子的生活心情筆記
次元汽車櫥窗
活動相關
新奇短發
綜合區域
文章總彙
Hsiang獵車手
莊哥玩車日記
TFC 經典法拉利
MR-2園地
豪車大觀園
Maserati園地
伊林名模
閒話家常
車友聚會
Replica園地
Fiero園地
Ferrari園地
阿豪經典車談
朽木聚場
小畫家
趴趴GO
人車關係
棄而不捨
回憶老車
歐兜水
Satria GTI
早安晨跑
金屬車模
模型製作
達人綜合精選
Artist 紀念專欄
其他達人
小歐汽車園地
Ford Li 汽車園地
Joker21 新奇趣談
蘇小班車談
顏巴的小地方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熱門搜尋
Ford
Honda
Nissan
Mitsubishi
Luxgen
搜尋
本站觀點
Toyota Prius PHV No.026 ---- 正式關箱!半年約 6 千公里的電能移動體驗
2020/11/08
本站觀點
Toyota Prius PHV No.025 ---- 半年來的體驗,實現新能源生活轉變
2020/09/27
本站觀點
Toyota Prius PHV No.024 ---- 比起純燃油車,行駛成本省很大!
2020/09/20
本站觀點
Toyota Prius PHV No.023 ---- 豐富優點,吸引專業車主的節能新秀
2020/09/13
本站觀點
Toyota Prius PHV No.022 ---- 都會停車的隱藏優勢
2020/09/06
本站觀點
Toyota Prius PHV No.021 ---- 安靜又乾淨的社區好鄰居
2020/08/30
本站觀點
Toyota Prius PHV No.020 ---- 享受安靜乾淨,免除里程焦慮
2020/08/23
首頁
本站觀點
長期測試
Toyota Prius PHV
Toyota Prius PHV
Toyota Prius PHV No.026 ---- 正式關箱!半年約 6 千公里的電能移動體驗
2020/11/08
Toyota Prius PHV 為 7Car<小七車觀點> 長期測試單元購入的第七輛車,迄今已使用達到半年,累計里程約 6 千公里,正式關箱結束測試。 本站其他長期測試車輛的測試時間大約都在一年左右,然而此車測試時間較短僅約半年,主因是在這段時間內本站已完成主要的測試項目,在前 25 篇文章當中已陸續進行分享。Prius PHV 加入長期測試車隊後,除了小七日常代步與本站公務之用外,編輯也使用一段時間的作為通勤與出遊代步工具,在這段測試期間毫無任何異常與故障。 之所以購入 Prius PHV,是因本站想接觸新能源車型,隨著此車購入,也陸續裝設台達電上一代和現在新一代的充電樁,成為插電新車的長期測試源頭,對本單元的未來深具意義。回顧 Prius PHV 在過去半年約 6 千公里的使用中,其 TNGA 底盤的調校,與原廠配胎為扁平比較厚 (195/65R15),又屬於節能胎款 (Bridgestone Ecopia EP150),帶來不錯的穩定度與舒適性,駕馭起來也相當方便。而座艙部分,Prius PHV 在細部的質感符合此價位的期待,特別是皮椅為真皮打造,還具備電熱功能,也配備 7 吋多媒體主機、每次上車必用的手機無線充電及 JBL 音響系統,滿足當代手機的充電需求與乘員的聽覺享受。 在最重要的能耗方面,Prius PHV 使用半年下來除編輯個人進行的測試時段外,平時幾乎都把握機會充電,並且每日行駛約莫 10 公里左右,可說是當成純電動車在使用,如此下來平均電耗約為 6.88km/kWh,至於油耗部分總共只加了 3 次油,總平均油耗約為 58.2km/L,每公里的行駛成本來約莫是新台幣 0.73 元,趨近於摩托車的使用成本。 充電方面,Prius PHV 具備容量 8.8kWh 的 95cell 鋰電池,最大輸出電壓為 351.5V ,透過 220V/15A 需時 3 小時自 0% 充飽,透過隨車附上的 110V 充電線使用家用插座則需 6 小時,在經常充滿電的情況下,每桶油跑 1~2 千公里甚至以上相當容易,完全免除里程焦慮,而總代理和泰汽車也針對電池提供 8 年或 16 萬公里的保固,一般人在 8 年的用車時間內無需擔心電池故障。 日常使用與配備感受方面,Prius PHV 配備 Toyota Safety Sense 系統,具備 ACC 主動式車距維持系統,雖非全速域也可在高速公路帶來更愜意的巡航表現,2021 年式升級為全速域後肯定更為便利,此外 Prius PHV 五門掀背的設計在空間配置部分算是實用,行李廂開口頗大,雖然底板受到電池影響而偏高,在這半年的使用也碰巧經歷公司搬遷,放入 65 吋電視也不成問題,整體使用仍屬方便。 總結來說,以一部進口中型房車的角度來檢視 Prius PHV 的配備、省油性、安全性、上手性及妥善率等因素來看,就其約 130 萬的價位來說是還算不錯的選擇,正是在新能源時代逐步到來的當下,相較於純電動車來說,免除時常留意剩餘電力還須將充電站規劃進旅程的焦慮,卻保留傳統燃油車的補充燃料的利性,又可享受電動車的移動零排放及安靜運轉特性的優勢,成功結合 Toyota Hybrid 油電複合車款易於上手的特性,又透過 Plug-in 插電式的可充電設計,將電動車的生活帶給車主們享受,如今 2021 年式新車導入 ACC 全速域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 (含 Stop&Go) 及 LTA 車道循跡輔助系統以及其他功能配備,建議售價降低至新台幣 125.9 萬元起,更值得推薦給考量中的朋友們購入。
Toyota Prius PHV No.025 ---- 半年來的體驗,實現新能源生活轉變
2020/09/27
Toyota Prius PHV 成為 7Car<小七車觀點> 長期測試車輛已屆滿半年,象徵著新能源生活的體驗也逐漸適應,深刻體會此車帶來的種種優點,以及對於小七哥及編輯團隊們帶來的改變。 當初選擇 Prius PHV 加入長期測試車輛陣容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其 Plug-in Hybrid 插電式油系統擁有純電動車、油電複合車及燃油車的特性,再加上 Toyota 發展 Hybrid 系統已經多年,具有相當不錯的可靠度,在純電動車世代真正來臨之前,Plug-in Hybrid 有望成為在耗能與電能取得平衡的不錯選擇,讓人期待 Prius PHV 長期使用下來是否能夠發揮長里程且節能的優勢。且 2019 年 8 月 5 日推出的新年式車型,自 4 人座改為 5 人座配置提昇實用性,又增加 BSM 盲點偵測警示系統、RCTA 後方車側警示系統、Qi 無線充電座及鋼琴烤漆內裝飾板等配備,更調降入手門檻,大大增加吸引力。 首先從動力系統配置來看,Prius PHV 採用的 Plug-in Hybrid 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是透過容量 8.8kWh 的 95cell 鋰電池搭配,長期實測其純電行駛里程最高可達 40~50km 左右,而純電行駛極速達到 135km/h 也遠超過國內合法最高速限。Prius PHV 的電池透過 220V/15A 來充電,需時 3 小時自 0% 充飽,7Car<小七車觀點> 採用隨車配置的家用充電線,搭配安裝於公司的一般 110V 及 220V 插座來充電,和一般住宅相同的 110V 插座約需 6 小時可充飽,而 220V 插座約 3 小時可以充飽,且 Prius PHV 還支援排程功能來進行離峰充電,搭配得宜還可更加節省用車成本。 以本站實際使用 Prius PHV 在市區通勤的條件來說,時常可達到當日零耗油的境界,搭配隨車的 43 公升油箱之下,每桶油混合行駛數千公里亦非難事,大幅降低跑加油站的頻率,省下寶貴時間,更完全免除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 就行駛感受來說,Prius PHV 在純電行駛之時呈現出頗為平順的加速體驗,減速時的動能回收機制也可增加續航里程,又減少制動系統的磨耗,而運轉過程的安靜低噪音也可提昇乘駕質感,輔以移動零排放的特性,對於生活環境的衝擊影響降至最低,上述優點與純電動車如出一轍。然而純電動車若需享受前述優點,必須在家中充飽電,並預估當日路程距離,於半途安排充電,確保總續航里程足以往返,至於 Prius PHV 則無需擔心,一旦電力用罄便會以燃油車方式行駛,搭配途中回充的電力,仍可在部分行駛過程達到零排放。 長期使用 Prius PHV 下來,也發現幾項獨特的優勢,首先是 Prius PHV 也可依照每段行車時的起步加速、巡航及煞車減速等過程給予評分,幫助駕駛學習改善駕駛方式,不僅增添樂趣,也實質回饋在能耗數字當中,更幫助小七哥與編輯們改善操駕習慣;其次是 Prius PHV 受惠於純電行駛機能,在每次出門或返家之時,不僅幾乎不會製造廢氣污染周遭空氣品質,也不會產生引擎運轉的排氣噪音,對於鄰居的干擾程度自此降到最低,即便深夜才返家,亦或是黎明之時便出門,也不會再像過去駕駛純燃油車款般發出噪音與排氣,特別是冷車啟動之時因熱車需求而自主拉升轉速的情況已不復見,成為安靜又乾淨的社區好鄰居。 就行駛成本而言,根據本站多輛長期測試車使用的經驗,即便是油耗表現最佳的 Corolla Altis Hybrid,其行駛能源成本仍高於 Prius PHV ,因此 Prius PHV 可謂是越常使用且越常充電,便可省下大量能源費用的新世代車款程中以純電運轉,又以國內加油站之密度來看,可說是完全免除里程焦慮。 整體來說,經過半年長期使用 Prius PHV 下來,發現此車正是在新能源時代逐步到來的當下,相較於純電動車來說,免除時常留意剩餘電力還須將充電站規劃進旅程的焦慮,卻保留傳統燃油車的補充燃料的利性,又可享受電動車的移動零排放及安靜運轉特性的優勢,成功結合 Toyota Hybrid 油電複合車款易於上手的特性,又透過 Plug-in 插電式的可充電設計,將電動車的生活帶給車主們享受,如今入手門檻也較甫登陸國內時明顯降低,非常契合週間以通勤代步為主,週末長途旅行的大眾生活型態,可說是國內消費者自燃油車時代轉換至電動車時代之際,最值得嘗試的新選擇。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週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1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1 天顯示電耗數值,9/24 行駛距離為 14.1 公里,平均電耗 6.62km/kWh。 油耗表現方面,Prius PHV 本週共使用 1 天,9/24 途經內湖市區,9/24 行駛距離為 14.1 公里,平均油耗為 0.2L/100km。
Toyota Prius PHV No.024 ---- 比起純燃油車,行駛成本省很大!
2020/09/20
Toyota Prius PHV 加入 7Car<小七車觀點> 長測陣容以來,除了兼具電動車的科技感與燃油車的便利度而令人驚豔之外,其對於能源的節省也是重要的優勢之一,因此本文針對使用一個月的電耗與油耗情形加以回顧,並且與另一輛長測車款 Toyota Corolla Altis Hybrid 相互對照,供讀者參考。 從本站先前的長測文章中,可看出 Prius PHV 自 8/18 至 9/18 的使用情形,整體平均電耗約為 5.89km/kWh,整體平均油耗約為 69.51km/L,換算成本後,電費成本以每度電 3.52 元來算,行駛每公里成本約為 0.597 元,至於油費部分以 95 無鉛汽油每公升 23.7 元計算,行駛每公里約為 0.34 元,與電費合計約為 0.937 元/公里。 至於作為對照的 Toyota Corolla Altis Hybrid 部分,由於近一個月內加油次數不足,因此改自 8/24 加油起算,截至 9/10 再度加油為止,合計行駛 1,229 公里,耗費 94.42 公升的 92 無鉛汽油,以每公升 22.2 元的油耗價計算,行駛每公里約需 1.705 元,可見此車雖是油耗表現相當優異的車型,行駛成本仍高於 Prius PHV 的表現,因此 Prius PHV 可謂是越常使用且越常充電,便可省下大量能源費用的新世代車款。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週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3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3 天顯示電耗數值,9/15 行駛距離為 4.9 公里,平均電耗 4.975km/kWh,而 9/16 行駛距離為 16.1 公里,平均電耗 4.56km/kWh,9/17 行駛距離為 11.4 公里,平均電耗 5.02km/kWh, 3 天的平均電耗為 4.86km/kWh。 油耗表現方面,Prius PHV 本週共使用 3 天,其中共有 1 天達成零油耗,9/15-9/17 途經內湖市區,9/15 行駛距離為 4.9 公里,平均油耗為零油耗;9/16 行駛距離為 16.1 公里,平均油耗為 0.2L/100km ;9/17 行駛距離為 11.4 公里,平均油耗為 0.8L/100km。
Toyota Prius PHV No.023 ---- 豐富優點,吸引專業車主的節能新秀
2020/09/13
7Car<小七車觀點> 身為國內專業的汽車媒體,市面上主流車款幾乎都曾體驗過,營運長小七哥本人也擁有不少車輛,然而在今年購入 Toyota Prius PHV 後,方可真正深度瞭解 Plug-in Hybrid 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的獨到之處,也因此參加原廠車主證言活動,與其他車主們分享用車心得。 小七哥個人平日使用幾乎均以 EV 純電模式在市區代步,在公司會利用 110V 插座或 220V 插座充電,110V 約需 6 小時可充飽,220V 則約需 3 小時,然而日常使用鮮少用盡電力,因此幾乎不太耗費汽油,對於燃油費用的節省十分有感,且還可享有安靜、乾淨、低廢熱而平順的用車體驗,又無需擔憂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問題。 從其他包括大專講師、工程師、化工產業、啤酒店老闆、太陽能產業、電子科技業及企業創新講師等專業領域的車主們,所分享的用車心得中,也可觀察出幾項特色,就造型設計而言具備相當高的獨特性,行駛在街道中經常可吸引路人注目,其採用的 TNGA 新世代平台底盤也兼具一定的舒適與穩定性,而高度整合多項車輛機能的多功能方向盤按鍵設計,使操作一目了然,行車亦更愜意。除此之外,Prius PHV 也可依照每段行車時的起步加速、巡航及煞車減速等過程給予評分,幫助駕駛學習改善駕駛方式,不僅增添樂趣,也實質回饋在能耗數字當中。 Prius PHV 成功結合 Toyota Hybrid 油電複合車款易於上手的特性,又透過 Plug-in 插電式的可充電設計,將電動車的生活帶給車主們享受,如今入手門檻也較甫登陸國內時明顯降低,可說是可說是國內消費者自燃油車時代轉換至電動車時代之際,最值得嘗試的新選擇。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週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4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4 天顯示電耗數值,9/7 行駛距離為 16.6 公里,平均電耗 8.0km/kWh,而 9/8 行駛距離為 29.2 公里,平均電耗 5.40km/kWh,9/10 行駛距離為 19.6 公里,平均電耗 8.0km/kWh,9/11 行駛距離為 31.1 公里,平均電耗 5.29km/kWh, 4 天的平均電耗為 6.67km/kWh。 油耗表現方面,Prius PHV 本週共使用 4 天,其中共有 3 天達成零油耗,9/7-9/11 途經內湖市區,9/7 行駛距離為 16.6 公里 ;9/8 行駛距離為 29.2 公里 ;9/10 行駛距離為 19.6 公里,9/7-9/10 平均油耗為 0km/L;而 9/11 行駛距離為 31.1 公里,平均油耗為 0.1L/100km。
Toyota Prius PHV No.022 ---- 都會停車的隱藏優勢
2020/09/06
已進行長期測試將近半年的 Toyota Prius PHV,除了受惠於可充電的油電複合動力系統設計,而帶來日常通勤使用近乎零耗油的用車新體驗,且移動過程的安靜與低排放,也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在前述的優點以外,Prius PHV 在都會區日常的使用中,還有一項隱藏的優勢,那就是在找尋停車位方面。通常在熱鬧區域欲找尋合法的車位,實在非易事,即便事前已使用電腦或手機查詢目的地周圍的停車位及停車場,抵達現場時仍不見得有空位,然而 Prius PHV 卻可停放在事先保留的電動車優先車位當中,省去了在停車場繞行找車位的時間,同時還可進行充電以增加純電行駛里程。 電動車優先車位為當前政府為了推動綠能化交通,而鼓勵公有及私人停車場設置的插電車輛車位,屆此鼓勵鼓勵民眾購入或換購插電車型,就目前使用經驗來看,優先車位在良好的管理之下會透過交通錐或護欄暫時區隔,當有充電需求的車輛入場後,可向管理人員表明停放及充電需求,便可將 Prius PHV 駛入停放,就已停過的多個車位來看,充電服務也都是免費提供。 有了此項都會停車隱藏優勢,在規劃行程時便可事先查詢有提供電動車優先車位的停車場,將之規劃入行程之中,當然同時也需準備替代方案,可每趟旅程更輕鬆自在。 然而目前國內的電動車優先車位僅是「優先」而非「專用」,在部分停車場中仍會看到純燃油車款因其他車位已停滿,或受到管理員的指揮而不得已停放在電動車優先車位當中,造成需充電的車輛無法停放的情形,但整體而言 Prius PHV 半年下來的經驗並不常遇到此情形,仍可發揮都會區隱藏的停車優勢,令人滿意。 使用情形方面,Prius PHV 各項機能運作均正常,而本週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2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2 天顯示電耗數值,分別為 9/3 與 9/4 ,9/3 行駛距離為 19.1 公里,平均電耗 6.66km/kWh,9/4 行駛距離為 62.3 公里,平均電耗 8.19km/kWh, 2 天的平均電耗為 7.425km/kWh。 油耗表現方面,Prius PHV 本週共使用 2 天,9/3-9/4 途經內湖市區,9/3 行駛距離為 19.1 公里,這天為零油耗;9/4 行駛距離為 62.3 公里,平均油耗 2.2L/100km。
Toyota Prius PHV No.021 ---- 安靜又乾淨的社區好鄰居
2020/08/30
Toyota Prius PHV 身為保留傳統燃油車的補充燃料的便利性,同時享受電動車安靜運轉及零移動排放的獨特車款,其實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還具有社區好鄰居的優點。 此輛 Prius PHV 多數行駛路段都在都會區,每日抵達公司後,均會進行充電,使得 Prius PHV 經常可啟動 EV Mode 純電動模式行駛,純電狀態最大續航里程為 64 公里,受到天候與路況等因素影響,實際使用約莫在 50 多公里後會限制 EV Mode 的開啟,然而 Prius PHV 所具備的動能回收機制,仍可確保抵達住家或公司欲停車時,還是可使用純電狀態移動。 如此一來,Prius PHV 在每次出門或返家之時,不僅幾乎不會製造廢氣污染周遭空氣品質,也不會產生引擎運轉的排氣噪音,對於鄰居的干擾程度自此降到最低,即便深夜才返家,亦或是黎明之時便出門,也不會再像過去駕駛純燃油車款般發出噪音與排氣,特別是冷車啟動之時因熱車需求而自主拉升轉速的情況已不復見,成為安靜又乾淨的社區好鄰居。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週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2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2 天顯示電耗數值,8/26 行駛距離為 21.0 公里,平均電耗 5.07km/kWh,8/27 行駛距離為 0.9 公里,平均電耗 1.41km/kWh, 2 天的平均電耗為 3.24km/kWh。 油耗表現方面,Prius PHV 本週共使用 2 天,其中 8/26 接近零油耗,8/26-8/27 途經內湖市區,8/26 行駛距離為 21.0 公里,平均油耗 0.1L/100km;8/27 行駛距離為 0.9 公里,這日為零油耗。
Toyota Prius PHV No.020 ---- 享受安靜乾淨,免除里程焦慮
2020/08/23
Toyota Prius PHV 成為 7Car<小七車觀點> 長期測試車輛數個月以來,經過小七哥及編輯部同仁們輪番進行體驗後,均對於其優異的油耗表現與出眾的設計感印象深刻,逐漸適應新能源時代的到來。 Prius PHV 所搭載的的 Plug-in Hybrid 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具備容量 8.8kWh 的 95cell 鋰電池搭配,本站長期實測純電行駛里程都可達到約莫 40~50 公里,以目前每日市區代步又會在公司進行充電的情況來看,時常可達到當日零耗油的境界,搭配隨車的 43 公升油箱之下,每桶油混合行駛數千公里亦非難事,大幅降低跑加油站的頻率,省下寶貴時間。 當純電行駛之時,Prius PHV 呈現出頗為平順的加速體驗,減速時的動能回收機制也可增加續航里程,又減少制動系統的磨耗,而運轉過程的安靜低噪音也可提昇乘駕質感,輔以移動零排放的特性,對於生活環境的衝擊影響降至最低,上述優點與純電動車如出一轍。然而純電動車若需享受前述優點,必須在家中充飽電,並預估當日路程距離,於半途安排充電,確保總續航里程足以往返,至於 Prius PHV 則無需擔心,一旦電力用罄便會以燃油車方式行駛,搭配途中回充的電力,仍可在部分行駛過程中以純電運轉,又以國內加油站之密度來看,可說是完全免除里程焦慮。 綠能化交通是當前時代趨勢,政府亦透過稅賦優惠與電動車優先充電車位等設置,鼓勵民眾購入或換購插電車型,然而純電動車在售價方面仍不算太低,市場雖持續擴大,規模尚不及傳統燃油車款,因此在許多公共停車場中,電動車優先車位在其他車位已一位難求時,仍然保持閒置,駕駛 Prius PHV 入場時,僅需告知管理人員便可移除交通錐,停入優先車位進行充電,其充電服務多半免費,一次解決停車與充電問題,甚至因部分地區插電車型不普及,停車與取車時也吸引旁人駐足觀看。 因此,Prius PHV 可說是在新能源時代逐步到來的當下,相較於純電動車來說,免除時常留意剩餘電力還須將充電站規劃進旅程的焦慮,卻保留傳統燃油車的補充燃料的利性,又可享受電動車的移動零排放及安靜運轉特性的優勢,非常契合週間以通勤代步為主,週末長途旅行的大眾生活型態之交通工具選擇。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週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4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3 天顯示電耗數值,8/17 行駛距離為 23.4 公里,平均電耗 4.29km/kWh,而 8/18 行駛距離為 9.0 公里,平均電耗 0km/kWh,8/19 行駛距離為 9.0 公里,平均電耗 4.52km/kWh,8/20 行駛距離為 43.9 公里,平均電耗 6.36km/kWh, 4 天的平均電耗為 5.05km/kWh。 油耗表現方面,Prius PHV 本週共使用 4 天,其中共有 2 天達成零油耗,8/17-8/20 途經內湖市區,8/17 行駛距離為 23.4 公里,平均油耗 27.7km/L;8/18 行駛距離為 9.0 公里,平均油耗 18.18L/100km;8/19 行駛距離為 9.0 公里,平均油耗 0km/L;8/20 行駛距離為 43.9 公里,平均油耗 0km/L。
Toyota Prius PHV No.019 ---- 超寬大的中央扶手
2020/08/16
相較於過去,前排座椅中間的中央扶手已成為現代車輛必備的項目之一,不僅能夠替駕駛或者乘客帶來更優異的乘坐品質,也能透過下方的置物空間提升機能性。 Toyota Prius PHV 中央扶手採用固定式設計,無法進行前後滑動,表面使用皮革材質包覆,帶來不差的質感與視覺效果。且 Prius PHV 的扶手長度當與一般房車或者掀背車更加狹長,可以完全放滿身高超過 190cm 公分的「長手族」的前手臂,帶來相當優異的倚靠舒適表現。 打開的方式也有別於市面常見的車款,Prius PHV 採用的是側開的方式,在駕駛側單手就能夠操作,打開時手臂會與其連動不必額外提起,整個動作相當直覺且迅速,可以見得日系車對於內裝細節上的琢磨,但對於另一側的副駕駛因打開後上蓋會阻礙到視線,拿取物品就會稍嫌麻煩了。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週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4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4 天顯示電耗數值,8/10 行駛距離為 39.0 公里,平均電耗 6.25km/kWh,而 8/11 行駛距離為 20.3 公里,平均電耗 6.06km/kWh,8/12 行駛距離為 16.0 公里,平均電耗 5.71km/kWh,8/13 行駛距離為 0 公里,平均電耗 0km/kWh,8/14 行駛距離為 8.6 公里,平均電耗 4.21km/kWh,四天的平均電耗為 5.55km/kWh。 油耗部分,本週使用四天都是零油耗,8/10-8/14 途經內湖市區,8/10 行駛距離為 39.0 公里,平均油耗 0km/L;8/11 行駛距離為 20.3 公里,平均油耗 0L/100km;8/12 行駛距離為 16.0 公里,平均油耗 0km/L;8/13 行駛距離為 0 公里,平均油耗 0km/L;8/14 行駛距離為 16.4 公里,平均油耗 0.4km/L。由實測數據中知道,Toyota Prius PHV 只要規律的充電搭配市區短途行駛,就能充分發揮省油的特性。
Toyota Prius PHV No.018 ---- 多用途的觸控螢幕媒體系統
2020/08/09
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得用車的習慣開始改變,多媒體觸控螢幕已經成為現今車款的主流配備,甚至是不可或缺的選項之一,更是影響消費者購車的因子。 Prius PHV 的內裝配備可謂齊全,搭載了多項現代科技配備,中控台標準配備的 7 吋觸控式 DVD 影音主機雖然並非和泰汽車導入其他的 Toyota 車款常見的 Carmax 車美仕主機,無額外的聯網功能,但也具備一定水準上的功能性,包括基本的藍芽連結、收音機之外,也內建含中文語音導航系統。 這套影音系統主機整合式設計,並非額外加裝的配備,更是 JBL 音響系統的控制中心,整合度相當高。操作方式採用觸控搭配兩側直立的實體按鍵及旋鈕,且螢幕位置相當就手,但按鍵與功能的相關位置得多加了解才會更為直觀、順暢。而內部的觸控螢幕提供分割設計,可依照需求一次提供兩種不同的資訊,例如導航、音樂名稱,甚至可以雙邊同步導航介面。 經過實際使用下來,這套影音系統的運作與介面操作雖然無法比擬時下的 3C 產品或者坊間開發的影音系統,有著多元豐富的功能或者即時線上更新的機能,但車輛影音應有的功能均無遺漏,相當吻合車用主機的定位。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周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5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5 天顯示電耗數值,8/3 行駛距離為 13.4 公里,平均電耗 6.53km/kWh,而 8/4 行駛距離為 34.5 公里,平均電耗 7.2km/kWh,8/5 行駛距離為 4.2 公里,平均電耗 5.914km/kWh,8/6 行駛距離為 27.9 公里,平均電耗 5.12km/kWh,8/7 行駛距離為 16.4 公里,平均電耗 6.25km/kWh,五天的平均電耗為 6.20km/kWh。 油耗部分,本周只有一天 (8/7) 有油耗顯示,其餘四天為零油耗,8/3-8/7 途經內湖市區,8/3 行駛距離為 13.4 公里,平均油耗 0km/L;8/4 行駛距離為 34.5 公里,平均油耗 0L/100km;8/5 行駛距離為 4.2 公里,平均油耗 0km/L;8/6 行駛距離為 27.9 公里,平均油耗 0km/L;8/7 行駛距離為 16.4 公里,平均油耗 0.4km/L。由實測數據中知道,Toyota Prius PHV 只要規律的充電搭配市區短途行駛,就能充分發揮省油的特性。
Toyota Prius PHV No.017 ---- 後座 3 人乘坐空間表現
2020/08/02
現行販售的 Toyota Prius PHV 在 2017 年導入之初內部僅提供 4 人座設定,然而在經過市場反應過後,於 2019 年的新年式車型,終於讓後座中央具備載人機能,提升一般使用上的乘坐便利性。 Prius PHV 平時作為小七哥一家人通勤使用,因此空間上對於兒童來說相當寬敞。 改款後 Prius PHV 將後座中央原先無法乘坐的空間改為座椅,並附上內建 2 個杯架的扶手來提昇舒適度。後座在兩名乘員的狀態下,無論是肩部或者膝部空間都有水準之上的餘裕,就算中間再乘坐一名男性成人,也因為中央接近果嶺的地板設計,加上 2,700mm 的軸距,且椅面設計幾乎呈現一直線的狀況下,均能滿足短程或者長途使用的需求,而這部分相信是在改款後最吸引消費者的一個改進。 2,700mm 長的軸距造就優異的膝部空間表現。 三名身材不同的男性成人乘坐一起也不顯壅擠,但身高超過 180 公分頭部空間會受到車頂的流線設計稍感到壓迫。 後座中間乘員的腳部也因為幾乎果嶺的設計,坐在其中並不會感受到彆扭。 油耗部分,本周只有一天 (7/28) 有油耗顯示,其餘四天為零油耗。 在油耗及電耗表現上,本周 Prius PHV 僅在市區短途通勤使用,本週使用共 5 天。在電耗表現上,共有 5 天顯示電耗數值,7/27 行駛距離為 27.6 公里,平均電耗 5.98km/kWh,而 7/28 行駛距離為 18.5 公里,平均電耗 5.91km/kWh,7/29 行駛距離為 38.4 公里,平均電耗 5.37km/kWh,7/30 行駛距離為 30.2 公里,平均電耗 6.45km/kWh,7/31 行駛距離為 9.3 公里,平均電耗 5.88km/kWh,五天的平均電耗為 5.918km/kWh。 油耗部分,本周只有一天 (7/28) 有油耗顯示,其餘四天為零油耗,7/27-7/31 途經內湖市區,7/27 行駛距離為 27.6 公里,平均油耗 0km/L;7/28 行駛距離為 18.5 公里,平均油耗 0.1L/100km;7/29 行駛距離為 38.4 公里,平均油耗 0km/L;7/30 行駛距離為 30.2 公里,平均油耗 0km/L;7/31 行駛距離為 9.3 公里,平均油耗 0km/L。由實測數據中知道,Toyota Prius PHV 只要規律的充電搭配市區短途行駛,就能充分發揮省油的特性。
1
2
3
下一頁
Last
找車文章
請選擇
Abarth(Abarth)
Aeon(宏佳騰)
Alfa Romeo(愛快羅密歐)
Aston Martin(奧斯頓馬丁)
Audi(奧迪)
Bentley(賓利)
Bertone(Bertone)
BMW(寶馬)
Bugatti(布嘉堤)
Buick(別克)
BYD(比亞迪)
Cadillac(凱迪拉克)
Caterham(卡特漢姆)
Chevrolet(雪佛蘭)
Chrysler(克萊斯勒)
Citroen(雪鐵龍)
CMC(中華)
Datsun(Datsun)
DFSK(東風小康)
Dodge(道奇)
DS(DS Automobiles)
Ducati(杜卡迪)
Ferrari(法拉利)
Fiat(飛雅特)
Ford(福特)
Fuso(扶桑)
GM(通用汽車)
GMC(GMC)
Gogoro(Gogoro)
Harley-Davidson(哈雷)
Hino(日野)
Holden(荷頓)
Honda(本田)
Hummer(悍馬)
Hyundai(現代)
Infiniti(無限)
Isuzu(五十鈴)
Iveco(依唯克)
Jaguar(捷豹)
Jeep(吉普)
Kawasaki(川崎)
KIA(起亞)
Koenigsegg(科尼賽克)
KTM(KTM)
KYMCO(光陽)
Lada(拉達)
Lamborghini(藍寶堅尼)
Lancia(蘭吉雅)
Land Rover(荒原路華)
Lexus(凌志)
Lincoln(林肯)
Lotus(蓮花)
Luxgen(納智捷)
Mahindra(Mahindra)
Maserati(瑪莎拉蒂)
Maybach(梅巴赫)
Mazda(馬自達)
McLaren(麥拉倫)
Mercedes-Benz(賓士)
Merida(美利達)
MG(名爵)
Mini(迷你)
Mitsubishi(三菱)
Morgan(摩根)
Nissan(日產)
Pagani(Pagani)
Peugeot(寶獅)
PGO(摩特動力)
Piaggio(比雅久)
Pontiac(龐帝克)
Porsche(保時捷)
Renault(雷諾)
Rolls Royce(勞斯萊斯)
Ruf(Ruf)
Saab(紳寶)
Scania(Scania)
Seat(喜悅)
Skoda(斯柯達)
Smart(司麥特)
Spyker(Spyker)
SsangYong(雙龍)
Subaru(速霸陸)
Suzuki(鈴木)
SYM(三陽)
Tata(Tata)
Tesla(特斯拉)
Toyota(豐田)
Triumph(凱旋)
TVR(TVR)
Vespa (偉士牌)
Volkswagen(福斯)
Volvo(富豪)
Yamaha(山葉)
Yulon(裕隆)
0
47 Moto(47 Moto)
1
7Starlake(喜門史塔雷克)
2
ABT(ABT)
3
AC Schnitzer(AC Schnitzer)
4
Acura(Acura)
5
AD Resort(AD Resort)
6
Airstream(Airstream)
7
Alexander Dennis(Alexander Dennis)
8
Alpina(Alpina)
9
Alpine(阿爾派)
10
Amphi Ranger(Amphi Ranger)
11
Ankai(Ankai)
12
Apollo(Apollo)
13
Aprilia(Aprilia)
14
Ares Design(Ares Design)
15
Ariel(Ariel)
16
ARO(野樂)
17
Arrow Electronics(Arrow Electronics)
18
Ascari(Ascari)
19
Asia(Asia)
20
Aurus(Aurus)
21
Austin(奧斯汀)
22
Austin Rover(奧斯丁路華)
23
Autozam(Autozam)
24
Avatar(Avatar)
25
Awayspeed(威速登)
26
Bajaj(Bajaj)
27
Bedford(百福)
28
Benelli(Benelli)
29
BFGoodrich(BFGoodrich)
30
Borgward(Borgward)
31
Brabus(Brabus)
32
Briggs & Stratton Motor Wheel(Briggs & Stratton Motor Wheel)
33
BRP(龐巴迪休閒產品)
34
BSA(BSA)
35
Bufori(Bufori)
36
Carberily(Carberily)
37
Chan Gan(Chan Gan)
38
Changhe(昌河汽車)
39
checker(checker)
40
Chery(奇瑞)
41
CNHTC(中國重汽)
42
CPI(CPI)
43
Cummins(Cummins)
44
Dacia(Dacia)
45
Daewoo(大宇)
46
DAF(達富)
47
DAF(CF)
48
Daihatsu(大發)
49
Daimler(戴姆勒)
50
De Tomaso(湯瑪素)
51
DeLorean(DeLorean)
52
Denza(騰勢)
53
DFM(DFM)
54
DKW(DKW)
55
DMC(DMC)
56
Dongfeng(東風 )
57
Donkervoort(Donkervoort )
58
Dyson(Dyson)
59
Eagle(老鷹 )
60
Elextra(Elextra)
61
emoving(emoving)
62
eReady(eReady)
63
Eunos(Eunos )
64
F.B MONDIAL(F.B MONDIAL)
65
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
66
FAW(FAW)
67
Federal(Federal)
68
Fisker(Fisker)
69
Foden(Foden )
70
Formosa(台塑汽車 )
71
Foton(福田 )
72
Foxtron(鴻華先進科技)
73
Freight Liner(Freight Liner )
74
Furion(Furion)
75
Garelli(Garelli)
76
GAZ(GAZ )
77
Geely(吉利 )
78
Genesis(Genesis)
79
Geo(吉優 )
80
Giant(捷安特)
81
Ginetta(Ginetta)
82
Gordon Murray Automotive(GMA)
83
Great Wall(長城 )
84
Green Trans(Green Trans)
85
Guangtong(Guangtong )
86
GWM(長城)
87
Hankook(Hankook)
88
Hartford(Hartford)
89
Haval(哈弗)
90
Heinkel Kabine(Heinkel Kabine)
91
Hennessey(Hennessey)
92
HIGER(金龍聯合汽車工業)
93
Hillman(Hillman)
94
Hindustan Motors(印度斯坦)
95
Hispano Suiza(Hispano Suiza)
96
Hongqi(紅旗)
97
Horch(Horch)
98
Hozon Auto(合眾新能源汽車)
99
Huali(華麗汽車)
100
Huanghai(黃海客車)
101
Huapu(華普汽車)
102
Husqvarna(海絲瓜)
103
Indian(Indian)
104
INEOS(INEOS Automotive)
105
Inokom(Inokom)
106
Irmscher(Irmscher)
107
Isdera(Isdera)
108
Italdesign(Italdesign)
109
J.D. Power(J.D. Power)
110
JAC(江鈴)
111
Jannarelly(Jannarelly)
112
Jensen(Jensen)
113
Jinbei(金杯)
114
John Deere(強鹿)
115
Kamaz(卡曼茲)
116
Kenda(Kenda)
117
Kenworth(Kenworth)
118
King Long(金龍)
119
Kumho(Kumho)
120
Laforza(Laforza)
121
LDV(LDV)
122
LEVC(倫敦電動車公司)
123
Leyland(禮蘭)
124
Lifan(力帆)
125
Lister(Lister)
126
Lucid Motors(Lucid )
127
Lynk&Co(領克)
128
Mack(Mack)
129
Magirus-Deutz(Magirus-Deutz)
130
Malaga(Malaga)
131
MAN(MAN)
132
Marcos(Marcos)
133
Maruti(Maruti)
134
Maxxis(Maxxis)
135
MCI(美西艾)
136
Mercury(水星)
137
Messerschmitt(Messerschmitt)
138
Metro Cammell Weymann(Metro Cammell Weymann)
139
Metzeler(Metzeler)
140
Midual Motorcycles(Midual Motorcycles)
141
Mitsuoka(光岡)
142
MOIA(MOIA)
143
Morris(Morris)
144
Moto Guzzi(Moto Guzzi)
145
Moto Morini(Moto Morini)
146
MV Agusta(MV Agusta)
147
MV Agusta(MV Agusta)
148
Navya (艾爾馬)
149
NAWA Technologies(NAWA Technologies)
150
Neoplan(Neoplan Centroliner)
151
NEVS(NEVS)
152
Nio(蔚來)
153
NIU(NIU)
154
Noble(Noble)
155
Norton(Norton)
156
NSU(NSU)
157
Oettinger(Oettinger)
158
Oldsmobile(奧斯摩比)
159
Opel(歐普)
160
PAL-V(PAL-V)
161
Panoz(Panoz)
162
Panther(Panther)
163
Pantiac(Pantiac)
164
Parradine(Parradine Motor Company)
165
Peel(Peel)
166
Perodua(第二國產車)
167
Peterbilt(Peterbilt)
168
Pihsiang(Pihsiang)
169
Pioneer(Pioneer)
170
Plymouth(普利茅斯)
171
Polaris(Polaris)
172
Polestar(Polestar)
173
Princess(Princess)
174
Proton(寶騰)
175
Qoros(觀致)
176
Qvale(Qvale)
177
RAM(RAM)
178
Renault Samsung(雷諾三星汽車)
179
Rimac(Rimac)
180
Rinspeed(Rinspeed)
181
Rivian(Rivian)
182
RMC(RMC)
183
Roewe(榮威)
184
Rover(路華)
185
Rover Montego(Rover Montego)
186
Royal Enfield(Royal Enfield)
187
Saker(Saker)
188
Saleen(Saleen)
189
Samand(Samand)
190
Sanfu(Sanfu)
191
Santana(Santana)
192
Sanyang Motor(Sanyang Motor)
193
Saturn(釷星)
194
Scimitar(Scimitar)
195
Scion(Scion)
196
Scuderia Cameron Glickenhaus(SCG)
197
Seddon Atkinson(Seddon Atkinson)
198
Setra(Setra)
199
Shanghai(Shanghai)
200
Shelby(Shelby)
201
Sitrak (Sitrak )
202
SSC North America(SSC North America)
203
Starlake(Starlake)
204
Sterling(Sterling)
205
Steyr(Steyr)
206
Strathcarron(Strathcarron)
207
SuperSoco(SuperSoco)
208
Talbot(Talbot)
209
Tartan(Tartan)
210
Tatra(Tatra)
211
Techrules (泰克魯斯‧騰風)
212
TECO(TECO)
213
TEG(南車時代)
214
Thunder Power(淳紳)
215
Tobe(酷比)
216
Torrot(Torrot)
217
Trabant(Trabant)
218
TVS(TVS)
219
UAZ(UAZ)
220
UD(日產柴油)
221
UMM (UMM )
222
Unimog(Unimog)
223
Vauxhall(Vauxhall)
224
Vector(Vector)
225
Venturi(Venturi)
226
Victory(Victory)
227
VinFast(VinFast)
228
Voge(Voge)
229
W Motors(W Motors)
230
Welbike(Welbike)
231
Weltmeister(威馬汽車)
232
WeMo(WeMo Scooter 威摩科技)
233
Western Star(Western Star)
234
Wiesmann(Wiesmann)
235
Winnebago(Winnebago)
236
Xiali(Xiali)
237
Youngman(Youngman)
238
Yuejin(Yuejin)
239
Yueloong(裕隆)
240
Yunque(Yunque)
241
Yutong(Yutong)
242
Zagato(Zagato)
243
Zender(Zender)
244
Zhong(中華 )
245
Zhong Hua(Zhong Hua)
246
Zhongtong(Zhongtong)
247
Zimmer(Zimmer)
248
ZonShen宗申(ZonShen宗申)
249
Zotye(Zotye)
請選擇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