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kswagen ID. Buzz LWB 長軸版經歷原廠的多次預告之後,終於如期在 International Volkswagen Bus Day 活動上發表,其相較於標準軸車型,整體軸距增長 250mm,並加入第三排座椅,整體風格與 60 年代的 T1 更加接近。LWB 長軸版初期規劃在 2024 年在北美市場推出,未來還將推出 ID.Buzz GTX 以及露營車等車型。 Volkswagen ID. Buzz LWB 長軸版正式亮相,亦是福斯商旅睽違 20 多年重返北美市場。 外觀部分,ID. Buzz LWB 的車頭依舊延續 ID. Buzz 車系的設計風格,包含車頭 V 型線條與雙色車身設計,同時延續 ID. 車系家族化的 IQ.LIGHT 矩陣式 LED 大燈以及貫穿式燈條,中央的封閉式格柵打開後還可以添加前擋清潔水等日常維護的機能性。 尺碼部分,ID. Buzz LWB 長寬高分別為 4,962mm x 1,985mm x 1,927mm,軸距為3,239mm。車長和軸距較標準軸車型加長 250mm,其中後門長度增加了 192mm,視覺變化十分明顯。 內裝部分亦延續 ID. Buzz家族化設計風格,中控台導入 12.9 吋懸浮式觸控螢幕、5.3 吋液晶儀表板、HUD 抬頭顯示器、三輻式方向盤以及撥片換檔等設計。車內多處設有開放式的置物空間,包括手套箱上方的開放式平台,中央鞍座內的隱藏式杯架,取消內部中間的隔板還可以形成寬大空間區,且具備左右滑動機能。 Volkswagen ID. Buzz LWB 可提供 5人 / 6 人 / 7人座多種選擇。 當然,對於ID. Buzz LWB來說,車內的重點自然是在後排空間,其在加長軸距後,內部座椅佈局可提供 5人 / 6 人 / 7人座多種選擇。其中 5人座車型後廂空間比標準軸車型增加 219 公升,達到 1,340 公升。6 人座車型採用 2+2+2 座椅佈局,7 人座車型則採用 2+3+2 座椅配置,同時第二排座椅可進行前後移動,距離可達 200mm,並配有座椅加熱、摺疊桌等機能。對應多人乘載需 求,也提供了面積達 1.5 平方米的玻璃車頂供選擇。 動力方面,ID. Buzz LWB 將提供兩種電池容量,分別是 82 kWh(可用 77 kWh)和全新的 91 kWh(可用 85 kWh)電池模組。馬達部分維持單顆後驅輸出,最大功率達 210kW(286匹),峰值扭力 560Nm。不過官方並未透露其續航里程。充電表現上 LWB 車型最高可支援 200kW 直流快充,可在 25 分鐘內將電量從 10% 充至 80%,並有預熱管理系統來對應寒冷地帶需求。
Daimler Trucks AG 與 Toyota 近日共同宣布旗下 Mitsubishi Fuso Trucks and Bus Corporation、Hino Motors Ltd. 商用車品牌將合資成立新控股公司,來研發全新 的商用車,同時也簽屬合作備忘錄,將著重在氫能源與 C.A.S.E 先進技術的開發,加速商用車能源轉型的目標。 Hino、Toyota、Daimler Truck、Fuso 共同簽署備忘錄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 Mitsubishi Fuso Trucks and Bus Corporation、Hino Motors Ltd. 將會由母公司 Daimler Trucks AG 與 Toyota 以各持 50% 股份持有全新的公司,雙方將深入合作共同開發全新的商用車以及製造,提高技術開發能力、降低成本,促進 C.A.S.E 技術的普及。而同時品牌也將持續獨立運作,致力於成為全球性最具影響力的車廠。 Toyota CEO Koji Sato 表示,將以實現碳中和的願景共同努力;Daimler Trucks AG 執行長 Martin Daum 指出,此次的合作將是讓零排放的願景在經濟上發揮作用的關鍵一步,同時表示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成為 Daimler Trucks 在東南亞市場相當重要的戰力。 另外 Daimler Trucks AG 官方也認為氫燃料是商用車市場的未來,因此雙方將持續為未來的零排放卡車和巴士而努力;氫燃料被認為更適合商用車使用,因為它不需要背負電動車所需要的大且笨重的電池。同時,與乘用車相比,能源站網絡更容易建立,因為大多數卡車和公共交通工具都是使用固定的路線。 兩家公司已經協議將於 2024 年第一季度正式簽署,交易將於 2024 年底完成。名稱、地點、股權組合和新公司的結構將在未來 18 個月內決定並公佈。 目前 Fuso 與 Hino 在國內市場分別由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 (DTAT) 與和泰汽車代理經銷。此次兩家母廠決定合併,是否會影響在國內的營運規劃,還有待後續關注原廠對於品牌的發展。
美國商用車品牌 Ram 日前宣布將於巴西市場推出全新的皮卡作品 Rampage,宣稱其將搭載 Hurricane 2.0 升四缸引擎,並擁有強大越野能力以及性能表現。然而隨著發表時間的接近,Ram 近日再度釋出全新的預告影片,透露車內的配備功能。 Ram 全新研發的皮卡 Rampage 首度釋出內裝預告。 從 Ram 公布的影片當中,可以觀察出 Rampage 將配備現代且功能齊全的駕駛艙,無疑將會更吸引南美洲的消費者。在配備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功能之一是位於中控台中央的 10.25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其內建 Uconnect 5 系統,可支援線上串流並整合車內功能,除了基本的媒體娛樂和導航系統之外,還有空調、駕駛模式等。另外 Ram Rampage 還配有一組全數位化儀錶板,整體科技感相當的濃厚。 另外 Rampage 在中央鞍座上也採用旋扭式排檔座,並整合電子手剎車來提升科技感。而官方也在影片強調新車將配有全新的方向盤、含有浮雕 Ram 標誌的豪華真皮座椅,以及採用絨面材質鋪陳。 Ram Rampage 基於 Stellantis Small Wide 4x4 模組化平台打造,故尺碼推測將會比 Ford Ranger 還要小一些。同時也可預期將推出如 Big Horn、Laramie、R/T 以及 Rebel 等編成級距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動力上預計搭載 Stellantis 集團研發的 Hurricane 2.0 升四缸汽油引擎,推估搭配上 9 速手自排變速箱和全時四輪驅動系統,最大馬力可輸出達 270 匹及 400 牛頓米。除此之外,亦將可能提供其他種類的汽、柴油引擎。Ram 預計將提供 Big Horn、Laramie、R/T 和 Rebel 等車型編成,最快年底前亮相。
Volkswagen 日前預告將在原廠首次舉辦的 International Volkswagen Bus Day 活動上發表全新的長軸版 ID.Buzz,並於近日再度透過影片預告新車即將登場。 Volkswagen 原廠首度公開 ID.Buzz 實車預告。 從官方公佈的最新預告影片當中,原廠這次僅展示了新車的而前頭燈、LED 燈條、日行燈和可發光的廠徽,整體細節與目前在歐洲市場販售的車型幾乎相同,最大的變化有可能僅在於軸距和部分細節上的不同。 Volkswagen ID. Buzz 車系首度於 2022 年 3 月正式登場,採用 MEB 電動車模組化平台開發,提供 ID. Buzz / ID. Buzz Cargo 乘用以及商用車型,前者為 5/6 人座的廂型車,後者則採用封閉式車艙設計,最高可乘載 3 名乘客。而美規長軸車型將會是品牌在北美市場首度提供電動化的商旅車款。 根據 Volkswagen 官方透露指出,新款長軸版 ID. Buzz 將擁有較現行販售的歐規 車型更強勁的動力性能與續航表現,不過具體規格還要待發表當天才會揭曉。目前歐規 ID. Buzz 搭載 77kWh (總容量 82kWh) 的電池組,採用後輪驅動配置,馬達最大功率為 150kW (204hp),峰值扭力 310Nm,最高時速 145km/h。而長軸車型在軸距增長後應有更多的空間容納電池組,預期能夠提供更加優異的續航里程。 Volkswagen 官方計畫將在 6/2 舉辦的首屆 International Volkswagen Bus Day 正式發表長軸版 ID. Buzz,Volkswagen選在加州 Huntington Beach 海灘上舉辦全球發表會,當天既是媒體活動,也會開放一般消費者參加。當日活動將以 Cars & Coffee 為主題,並有各式的現場娛樂表演,同時還有 Type 2 收藏家及名人出席。
DFSK 近日宣布首批出口海外市場的 500 輛新能源汽車風光藍電 E5 正式發貨出海,這批車輛將在兩週後抵達「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陸續交付給海外用戶。 風光藍電 E5 車身尺碼為 4,760x1,865x1,710mm,軸距為2,785mm。外觀方面,採用簡潔風格作為主軸,廠徽透過 9 原點形成 E 字形,車頭水箱罩融入點陣式元素並整合貫穿式 LED 燈條,下方兩側具導流空力進氣口,後方蚌殼式尾門同樣搭配貫穿式燈組,足踏雙色低風阻造型輪圈。 內飾採環抱式概念設計,以雙色皮革鋪陳結合大量鍍鉻細節,呈現出氣勢磅礡的層次感與高級感。座椅為 5+2 配置,並採人體工學設計,提供舒適的駕駛/乘坐氛圍。另配備雙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雙液晶螢幕、HUAWEI HiCar 3.0 操作介面、智能空氣淨化功能等。動力方面,導入集團開發的 DE-I 超級電驅智能平台,以來自弗迪動力的 1.5L 高效汽油引擎結合 DHT300 電混系統,提供最高 1,150km 的綜效續航里程。 東風風光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際市場,與東風小康商用車系同樣採用 DFSK 品牌之名販售,構成完整的產品線。國內市場方面,DFSK 總代理合同興所販售的車款均為汽油貨車,純電動車及廂型車尚未導入,現行車款分為雙廂大穩發 S2.5t 與一廂金穩發 S2.5t 共 2 款。即日起,購買穩發商用車即享【全民瘋現金 挑戰同級最低價】超值購車優惠專案,「金穩發S2.5t」推出入門版汰舊換新價42.8萬元起,是金穩發上市發表以來最低價。也是頭家入手的最佳時機。現在入手更可享有全車系輕鬆分期 0 頭款、領牌加贈丙式車體險與配件等好康。
隨著新一代美規 Ford Ranger 車系的登場,其中最受矚目的 Ranger Raptor 由於優異的性能體質,受到美國知名改裝大廠 Hennessey 的青睞。因此 Hennessey 近日宣布推出基於 Ranger Raptor 打造的 VelociRaptor 500,帶來了更強勁的動力性能以及外觀視覺上的調整,新車預計2023 年第四季開始生產,而官方也公布升級套餐組合為 24,950 美元。 Hennessey 針對 Ford 旗下貨卡推出各種不同等級的 VelociRaptor 性能化車型。(圖為 VelociRaptor 500) 首先在外觀部分,Hennessey 打造的 VelociRaptor 500 換上了專屬客製化的鐵保險桿,整合了防撞桿以及左右各兩顆 LED 越野霧燈。引擎蓋前緣還加入了大寫 Hennessey 的字樣,表示這輛車並非一般的 Ford 車款。另外 Hennessey 也替其打造一組全新的 10 幅式 18 吋輪圈,搭配 35 吋越野輪胎提升越野氣息。 進入到車內,整體鋪陳與原廠並未有太大的差異性,不過可以看到頭枕繡有 Hennessey 字樣,並搭配防水地毯墊和專屬限量編號。 動力部分亦是 VelociRaptor 500 的重點,Ranger Raptor 所搭載的3.0 升 V6 EcoBoost 雙渦輪增壓引擎在原廠設定下可發揮出 405 匹最大馬力,峰值扭力則為 582 牛頓米,不過 Hennesey 工程師換上了自身開發的新型高流量進氣系統、更大的中冷器和 ECU 軟體升級,讓性能表現有 20% 以上的成長,使得最大馬力達到 500 匹之譜,同時還有相當優異的746 牛頓米的扭力表現。 不過底盤部分則維持 Ranger Raptor 原廠的設定,配有Fox Live Valve 避震系統、主動式閥門聲浪系統,提供 Quiet、Nromal、Sport 及 Baja 四種聲浪表現。另外全車共有多達 7 種駕駛模式,分別是在平面道路上使用的 Normal、Sport 及 Slippery,以及越野用途的 Rock crawl、Sand、Mud/Ruts、Baja,結合 Trail Control 越野巡航控制系統,可在時速 32km/h 以下控制車輛油門與剎車,讓駕駛更專注於應付路面的情況。
作為 DFSK 純電動商用車系列日本總代理的電動車新創公司 Follow Fly Co., Ltd. 日前於官網宣布向 Takara Standard 旗下運輸公司導入 EV F1 Truck 電動車作為物流工作車輛,致力加速商用電動車的普及,並達到節能減碳的永續目的。 folofly 所導入的車款是由 DFSK 原廠生產,folofly 針對日本市場的需求進行改裝與調校,也採用右駕設定,在動力方面均採用位於後軸的電動馬達驅動,可輸出 60kW 最大功率 (約 80.5hp) 及 200Nm 峰值扭力,搭配 LFP 磷酸鐵鋰電池模組,EV F1 TRUCK 容量為 39kWh,EV F1 VAN 則為 42kWh,兩者最高續航里程均為 300 公里,充電插座規格為 Combo 2,透過 DC 充電約需 1.5 小時可完成,透過 AC 則需 6.5~13 小時。 folofly 成立於 2021 年,總部位於日本京都市,專注於策劃開發和銷售,旗下車輛的生産委託給中國大陸進行,維護保養則交由維修零部件製造商 Marubeni Automotive Corporation 負責,冀望以接近燃油車的售價供應純電動貨車,帶給市場全新的產品選擇。 國內市場方面,DFSK 總代理合同興所販售的車款均為汽油貨車,純電動車及廂型車尚未導入,現行車款分為雙廂大穩發 S2.5t 與一廂金穩發 S2.5t 共 2 款。即日起,購買穩發商用車即享【全民瘋現金 挑戰同級最低價】超值購車優惠專案,「金穩發S2.5t」推出入門版汰舊換新價42.8萬元起,是金穩發上市發表以來最低價。也是頭家入手的最佳時機。現在入手更可享有全車系輕鬆分期 0 頭款、領牌加贈丙式車體險與配件等好康。
Chevrolet 於去年 1 月推出品牌首款以 Ultium 純電動模組化平台打造純電皮卡 Silverado EV,而這款新車在未上市前仍針對車輛的性能以及空氣力學上進行調整,近日官方再度宣布專門提供企業車隊使用的 Silverado EV WT 車型擁有 724 公里 (EPA) 的續航里程,比起官方最初公布的數值還要再提升 80 公里。 Chevrolet 原廠公布 Silverado EV WT 車型續航里程達到 724 公里 (EPA)。 入門的 WT 車型將是在 2023 年第一款上市的版本,起價為 41,595 美元,標準搭載 GM 集團最新的 Ultifi 軟體套件,該套件能夠進行大量的線上更新,並且具有 510hp 與 834Nm 最大輸出以及 350kW 的快速充電功能。而 WT (Fleet) 與 WT 並無過多的不同,原廠僅說明其最大拖曳能力可達到 20,000 磅 (9,071 公斤),載重表現也更強勁,更適合商業車隊使用。 根據外媒透露,美國 GM 總裁 Rory Harvey 表示 Silverado EV 車系仍著眼在車輛的空氣力學、校正以及設定,車輛仍有部分可以改進的地方,不過就以工作性質使用的角度來說,WT 車型續航力的增加對於企業客戶更具吸引力。 動力上,Silverado EV 配備雙電動馬達與 e4WD 系統,車系最大馬力可達到 664hp 與 1,063Nm 最大扭力,0-60mph 加速僅需要 4.5 秒,並可依需求提供多樣化的車身設定與選項。初期提供 WT、WT (Fleet)、RST、RST First Edition 及 Trail Boss 等共 5 種車型編制。 隨著電動車技術逐步成熟,車用馬達與電池模組進步速度也非常快,如今 Silverado EV 車系在技術快速發展趨勢之下,未上市前經過調整後也再一次提升續航里程,對於消費者更有吸引力。目前 GM 已透過 Ultium 平台推出 GMC Hummer EV、GMC Hummer SUV、Cadillac Lyriq 及 Silverado EV 等車款,逐步朝向零碳排目標邁進。
Tesla 第一款皮卡作品 Cybertruck 在 2019 年首度亮相後,後續多次於原廠舉辦的活動當中見其身影,不過 Tesla 迄今仍未進一步透露量產版車型的登場時機。然而近期 Tesla 於官方社群媒體的貼文宣佈 Cybertruck 正在進行冬季測試,預計最快將在年底前正式投入生產。 Tesla 官方宣佈首款皮卡 Cybertruck 已經過冬季測試階段。 Cybertruck 最大的特色在於外觀採用稜角鋒利的科幻設計語彙,透過 Ultra-Hard 30X Cold-Rolled 高硬度 30X 冷壓不鏽鋼製作外難以刺穿的外殼,不僅可抵抗碰撞、刮傷,甚至可降低鏽蝕機率,至於玻璃為高強度多層聚合材質,可吸收並抵抗外力撞擊,車門把手與現行 Tesla 車款同為隱藏式設計,不過也率先導入數位後視鏡,使車外線條極度平整,頭尾燈皆採用 LED 光源,車身四周以防刮材質包覆,輪拱刻意加大,營造有如未來裝甲車的面貌。 Tesla Cybertruck 多次現身官方活動。 車內部分也與外觀同樣採用稜角銳利的設計語彙,前後座各 3 人座的設計,可搭載 6 名成人,第二排座椅下方還提供額外的置物空間,中控台搭載全新設計介面的 17 吋觸控螢幕,最後座椅頭枕採用固定式設計,車定配有全景天窗,中控台相當平整,方向盤採用寬扁的雙幅式設計,更標配 Autopilot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性能表現方面, 目前官方公布 Cybertruck 單馬達後輪驅動車型可於 6.5 秒內完成 0-60mph 加速,雙馬達四輪驅動車型則為 4.5 秒內,三馬達四輪驅動車型更進步至 2.9 秒內,單馬達車型最大續航力超過 402.3 公里,雙馬達車型超過 482.8 公里,三馬達車型則超過 804.7 公里,單馬達車型最大拖曳能力超過 3,402 公斤,雙馬達車型超過 4,535.9 公斤,三馬達車型則超過 6,350.3 公斤。 Tesla Cybertruck 最快將於年底前投入量產,預期每年可以售出 250,000 到 500,000 輛的銷售目標。
中華 e-Veryca 為品牌旗下菱利車系的純電版本,於 2018 年首度登場,起初主要供應如郵務車等特定市場,後期則開放一般消費者入主。於今年 4/19 時,中華菱利宣布推出小改款車型,將車名正式改為 E300,並提供貨/廂雙車型,建議售價分別為二人座廂型貨車 (新臺幣 95.5 萬元起,若不含電池為 63.5 萬元起)、五人座廂型客車 (新臺幣 99.7 萬元起,若不含電池為 67.7 萬元起)、二人座木床貨車 (新臺幣 91.2 萬元起,若不含電池為 59.2 萬元起)。同時提供車電分離方案,並採取每月支付電池月租費的租購方式,1 至 48 個月為 2,990 元,49 至 120 個月為 3,990 元。 本次試駕的車款是 CMC E300 廂型客車,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99.7 萬元起。 新在哪裡? ●標配電動摺疊後視鏡。 ●提供奶蓋綠車色選擇。 ●擁有 8 吋數位儀錶板、旋鈕式排檔、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具雙前座 SRS 氣囊、預縮式安全帶、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機構。 ●鋰離子電池容量為 42.6kWh、續航里程(NEDC)二人廂車提升 85% 來到 309km,五人廂車來到五人 298km,新增的二人木床車續航里程為 326km。 外觀方面,CMC E300 與 e-Veryca 並沒有太顯卓的差異,全車系具有銀塗前飾板、前保桿進氣口防護網、光感應自動啟閉頭尾燈、DRL日行燈、擋泥板、EV 車身貼紙、電動摺疊後視鏡等標準配備,足踏 14 吋輪胎。另外亦提供奶蓋綠車色的新選擇。車身尺碼部分,CMC E300 廂型客車為 4,155x 1,570x 1,950mm,軸距為 2,610mm。 奶蓋綠為新增車色。 全車系具有銀塗前飾板,增加視覺上的質感。 配備光感應自動啟閉頭尾燈、DRL 日行燈等,下方兩側具有霧燈。 CMC E300 廂型客車為 4,155x 1,570x 1,950mm,軸距為 2,610mm。 車側具備 EV 專屬車身貼紙,增加辨別度。 全車系標配電動摺疊後視鏡。 足踏 165R14 8PR 輪胎搭配鐵圈,上方無飾蓋設計。 五人客車前後保險桿與車身同色,並配備倒車雷達 (3 顆)。 尾燈造型採用與燃油車相同設計,並未修改造型來區別電動車。 後保險桿依然保有燃油車排氣管形狀。 內裝方面,配有膠皮座椅、8 吋數位式儀表板、旋鈕式排檔、多功能方向盤 (含定速)、前門電動窗、鑰匙未拔/大燈未關警示裝置、前後獨立空調、藍牙音響主機 (支援MP3/WMA讀取)、獨立 USB 接頭等。安全方面,擁有雙前座 SRS 氣囊、預縮式安全帶 (雙門貨車除外)、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機構 (限 5 人座廂車)、ABS 防鎖定煞車系統、EBD 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HBA 煞車輔助系統、ARP 主動式防止傾覆、ESS 緊急煞車警示系統、RAB 預警煞車、BOS 煞車優先系統、ASC 車身動態穩定系統、TCL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HSA 陡坡起步輔助系統、TPMS 無線胎壓偵測系統等。 CMC E300 的座艙採務實耐用取向設計。 具備多功能方向盤,無法做前後調整,左側控制數位儀表介面,右側控制定速系統。 依然採用傳統鑰匙插入啟動。 具有 8 吋數位儀錶板,直讀性頗為優異,而較具特色的部份為位於中央的馬達轉速及兩側的輸出及回充量錶。 速限設定及胎壓皆可透過左方螢幕進行監控。 方向機柱左側可看到電動收折後視鏡控制介面、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和高大燈高度調整。 前排擁有電動車窗。 中控標準配置手動空調及傳統音響主機(具備 USB 音源輸入),主要以基礎實用為導向。 具有 12V 電源孔以及煙灰缸。 採用旋鈕式排檔,與汽油車型有所區隔,實際操作的感受相當順手,按下後即可啟動 P 檔。 零碎置物空間設計以商用車的角度來看不算優異,主要為容量多相對侷限,位置規劃也未見多元。 雙前座椅採皮質設計,能提供基礎舒適性。椅背均可向後倒平,可當做簡易車床使用。 A 柱上設有扶手,方便上下車。 後椅背傾角支援大範圍調整,整體舒適性及空間表現均屬水準之上,能勝任載客需求。 後座具備置頂式空調出風口,風量可獨立進行調整,對於乘車品質確實加分。 後排車窗採手搖式啟閉。 平坦的底版設計方便乘載人員和上下貨物。 尾門採用手動啟閉設計,貨艙空間相當平整。 動力方面,中華菱利 E300 鋰離子電池容量為42.6kWh,後驅結構電動馬達可產生 129PS 最大馬力和 22.4kgm 峰值扭力,最高時速為 100km/h,在 NEDC 測試條件下,貨車、廂型貨車、廂型客車續航里程最高分別可達到 326km、309km、298km。充電方面,支援 CCS1 DC 直流快充 (亦支援慢充 : SAE J1772),電量從 0 到 80%,僅需約 45 分鐘的時間,充電 10 分鐘約可行駛 45km。底盤皆採用前獨立麥花臣式附防傾桿、後葉片彈簧懸吊,搭配前碟後鼓煞車系統。載重方面,雙門貨車為 603kg,廂型貨車為 515kg。 本車採用單馬達後輪驅動型式,最高輸出 129ps/22.4kgm。 容量 42.6kWh 的鋰電池組安裝於底盤下方。 支援 CCS1 DC 直流快充 (亦支援慢充 : SAE J1772),電量從 0 到 80%,僅需約 45 分鐘的時間,充電 10 分鐘約可行駛 45km。 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具有 Normal、Eco、Eco+ 等三種,其中 Eco+ 具有較為強大的動能回收力道。 前軸採用獨立麥花臣式附防傾桿,並擁有碟煞。 後軸則使用葉片彈簧搭配鼓煞。 開著中華菱利 E300 上路,少去傳統的內燃機引擎,電動馬達起步毫無震動,加速時則無檔位變換的感受,取而代之的是平順流暢的速度拉升過程,噪音部分則因少去引擎聲浪,反而更易聽見冷氣壓縮機運轉聲、路面噪音及風切聲等。受惠於電動車可立即輸出峰值扭力的特性,而產生不遜於引擎的加速體驗,爬坡反應快速有力,剎車回充等級切換 (CHR) 更具有引擎剎車及節能效果,並且可有效增加可續行里程,對於都會區行駛而言是相當夠用的。懸吊系統在空車狀態下的回饋並不會過於顛簸,整體穩定性也依然具備一定水準。 電氣化熱潮席捲臺灣車市,商業車更是成為眾多車廠紛紛重視的市場,而 CMC 也早已奪得先機推出 e-Veryca 車型,成為當今國產純電輕型商用車唯一選項,嚴格來說市面上沒有直接對手,如今 E300 小改款的出現,各方面都比以往要來得更加精進,相信能成為眾多頭家的「新能源發財車」。而隨著政府積極投入充電樁基礎建置,2025 年充電樁建置計劃將擴建至 7,800 個,以提供國人更便利的充電環境,加速台灣電動車市場成長。
就在即將邁入 2023 年前,Citroen 總代理寶嘉聯合宣佈 Berlingo 短軸車型正式登台,它究竟有什麼樣的具體魅力?下面接著說明。 新在哪裡? ●首度導入短軸車型 ●長軸車型編成命名變更 ●具備五座、七座兩種選項 Citroen Berlingo 相信對部份關注進口廂型車的消費者來說已不陌生,現行第三代車型於 2018 年日內瓦車展亮相後,2019 年第二季正式引進台灣市場(扣除預售階段),而 Berlingo 也是 Peugeot Rifter 的姐妹車。在國人消費喜好等因素的驅使下,如 Berlingo 這類車種的選項在台其實不算多元,攤開現今進口非豪華廂型車市場,其主要對手僅有 VWCV Caddy Maxi、Ford Tourneo Connect,但若將目標限縮至中型尺碼,則如今導入的短軸 Berlingo 可說是唯一選項,堪稱市場上的另類獨特存在。 Berlingo 短軸車型初期採用 Feel M五人座、Feel M五人座Modutop 及Feel M七人座三種編成設定,報價分別為 119.8、128.8 及 128.8 萬元起,與同等配備水準的長軸車型(Feel XL)相較價差甚微,另外因應短軸車型導入,如今長軸車型編成命名後方一律加入「XL」以便識別。 Berlingo 短軸車型尺碼來到 4,403 × 1,848 × 1,838mm,軸距2,785mm,與長軸車型之間的變化除了車長(-350mm)及軸距(-190mm),後懸長度同樣有所縮減(-160mm),也帶來更靈巧的最小迴轉半徑(短軸 5.4m、長軸 5.76m)。 車頭分離式燈組同樣具備獨特辨識度,而前後保桿邊緣採霧黑塑料材質鋪陳,可適時兼顧實用性。 外側後鏡鏡及車頂行李架採用亮黑材質鋪陳,算是吸睛元素之一。 小型尾翼為新年式車型導入,可適時妝點年輕氣息。 內裝設計兼顧實用性與美感,展現法國人獨到思維。 中央小型對話鏡於五座車型同樣保留。 雙前座椅採跳色鋪陳增添幾分時尚氣息,調整則一律採手動方式。 後座椅採用三張獨立型式,實際乘坐空間足敷使用,但椅背角度稍顯直挺(不具備傾角調整機能)。 第二排具備空調出風口(風速可獨立調整)、摺疊式桌板及手動遮陽簾,配備水準算是不俗。 Modutop 全景玻璃車頂為短軸五座車型專屬,中央位置除了包含氣氛燈與置物空間,後方亦具備吸頂式置物箱(前後雙向可開啟)。 後檔玻璃同樣可獨立開啟,進以提升置物便利性。 雖然 Berlingo 短軸版本身型算是小巧,行李廂容積卻來到1,355 ~ 3,000L(前乘客座摺疊可再增加 500L 容積),徹底展現廂型車的優勢,另外遮物隔板具備上下兩段高度設置(長軸車型配置遮物捲簾)。 縱使為短軸車型,總代理亦提供七座選項(長軸車型僅有七座設定),惟主要受車格限制,第三排空間、舒適表現均不算優異。 第三排立起狀態下,行李廂容積僅有 65L,而與長軸車型相較亦取消前後滑移機能,整體變化包含椅背傾倒及座椅拆卸,不過其獨立型式座椅仍保有一定空間靈活度。 Berlingo 無論長短軸車型,動力系統一律採用 1.5 升四缸柴油引擎,最高輸出 130hp / 30.6kgm,變速箱則搭配 8 速手自排型式(長軸車型另提供 6 速手排選項)。 嚴格來說,雖然 Berlingo 短軸車型為首度導入台灣市場,卻不是首款切入該級距的產品,此刻它的引進,主要為填補先前 Peugeot Rifter 退市(在台僅導入短軸車型,銷售期間近 2 年,2021 年底停售)後的空缺。雖如此,Berlingo短軸車型究竟有沒有賣點?當然是有!若你正尋覓一輛進口中型尺碼的廂型車,具備五座設定的 Berlingo 短軸車型正是選項之一。
說到皮卡級距,現階段在總代理的操作結合市場考量等因素之下,國人較熟悉的選項主要有 Ford Ranger 及 Toyota Hilux,不過在級距能見度相對較高的北美地區,其實如 Ford F-Series、Chevrolet Silverado,甚至 Toyota 旗下 Tacoma、Tundra 均佔據一定銷售份額。而這回我們至貿易商天龍吉普車所拍攝的 Tundra,除了是 Toyota 現階段旗下體型最大的皮卡,亦為 2021 年 9 月亮相的全新第 3 代車型,且其TRD Pro 的編成對照美國市場亦為相當高階的定位(僅低於頂規 Capstone 車型),當地報價 69,420 美金起,以下便來看看這輛日系越野巨漢有何特別之處。 Tundra 的體型對於台灣市場來說相當碩大,尺碼為 5,952 × 2,084 ×1,984mm,軸距則有 3,700mm 的水準,視覺亦相當具肌肉感,另外也可見黑色窗框、黑色門把等元素突顯 TRD Pro 編成。 黑化水箱護罩佔整體車頭面積比例頗高,整體氣勢不俗,而頭燈光源為 LED。 尾燈同樣採全 LED 光源,另外車身周遭防刮材質為迷彩式樣。 車身前後上側均可見美國當地法規要求之三眼標示燈。 中控台採用新世代設計語彙,其中 12.3 吋全數位儀錶及 14 吋多媒體系統(附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組成的人機介面為配備亮點之一。 運動化方向盤下緣鑲有 TRD 字樣,結合 12 點鐘方向紅色標記可進一步妝點運動氛圍。 前座椅具備 TRD Pro 徽飾、迷彩圖樣等元素,功能層面則可見電調、通風及加熱機制。 後座依舊具備寬敞的空間,頭頂上方更附有全景天窗。 因應日趨嚴苛的環保法規,美規第三代 Tundra TRD Pro 採用油電動力設定,型式為 3.5 升 V6 雙渦輪引擎搭配 10 速手自排變速箱及電動馬達,最高綜效輸出 437hp / 80.5kgm,並具備分時四驅系統附加力箱以提供一定地形適應性。 引擎室具備金屬下護板,於 Off-road 環境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另外紅色防傾桿亦堪稱視覺亮點。 第三代 Tundra 建構於 GA-F 平台,並採用 Body-on-frame 非承載式車身設計,而前懸吊型式為雙A臂,另外其 FOX越野避震器當中經著色的彈簧同樣為視覺亮點。 不銹鋼排氣管採用雙出 TRD 式樣,妝點運動氣息。 現今皮卡級距對於國人來說,某種程度上算是風格及功能性獨特的選項,可進一步形塑個人品味,特別是 Tundra 那巨型的尺碼更能帶來霸氣的視覺衝擊,另外在油電系統的加持下,節能表現亦更勝以往,因此若你對這類車種有一定興趣,不妨考慮至貿易商進行洽詢。
廠商: 台北合眾汽車有限公司 發佈日期:2023.06.02 ISUZU台北合眾汽車夏季健診 全面啟凍 涼感UP! 免費19項車輛檢查並加碼多項優惠 炎熱酷暑已到,ISUZU台北合眾汽車 「夏季健診、全面啟凍」活動自6月1日起至8月31日,提供19項行車安全、冷氣相關免費健檢,全品項零件88折優惠,單筆消費滿額贈送精美麻布環保袋乙組。 ISUZU台北合眾汽車 夏季健診活動 全面啟凍(台北合眾汽車提供) 台北合眾汽車提供六期新車3年10萬公里保固,並且定期規劃車輛健診活動,本次夏季健診活動提供免費19項包括駕駛室、引擎室與底盤等檢查。面對烈日豔陽,駕駛朋友對車內冷氣需求大幅增加,將考驗車輛冷卻及冷氣系統效能。ISUZU台北合眾汽車邀請車主提早預約回廠,讓專業技師為您的愛車健診把關,消除暑氣,涼感UP!同步提供零件88折優惠,尚有滿額贈禮,單筆消費滿5,888元贈送麻布環保袋。 6月底前購車加碼贈送2萬元保養金,再享百萬零利率方案(台北合眾汽車提供) 好康優惠加碼,ISUZU台北合眾汽車6月提供全車系限時購車優惠,6月底前購車加碼「贈送2萬元保養金」,且可享「百萬零利率」方案,提供N系列最高150萬0利率、F系列最高200萬0利率。另外,NLR 5噸木床車熱賣中,一週快速交車,多項貼心優惠讓運轉職人們安心打拼事業。 NLR 5噸木床車熱賣中,一週快速交車,讓運轉職人快速上陣(台北合眾汽車提供) 【ISUZU 2023 夏季健診 全面啟凍,活動內容如下】 1. 活動期間:2023/06/01(四)~2023/08/31(五) 2. 全品項零件88折優惠(工資不打折) 3. 單筆消費滿5,888元,贈送麻布環保袋與多功能掛繩帶乙組(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註: 1.優惠詳情請詳閱ISUZU官網-最新消息。 2.ISUZU台北合眾汽車保留活動一切解釋權利。
廠商: 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發佈日期:2023.06.01 「HINO應援大放送,回饋大4喜」指定車款購車 享4次免費更換機油服務! HINO總代理和泰汽車為回饋廣大顧客的支持,於6月份推出「HINO應援大放送,回饋大4喜」購車禮遇,凡於2023年6月1日至7月31日購買HINO 300系6.5噸以上車型及500系全車型*1即可獲得四次免費更換機油服務。本次免費更換機油項目包括二代正廠機油*2、機油芯及墊片,以確保車主可以享受到完整的保養服務*3。 「HINO應援大放送,回饋大4喜」優惠活動自2023年6月1日至7月31日止 HINO 300系及500系商用貨車備有多種噸數,搭載最新的引擎和變速箱,同時搭載先進的安全配備,例如: PCS預警式防護系統、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LDWS車道偏離警示系統等,提高駕駛安全性和車輛可靠性*4,是商用車主經濟實惠的好選擇。 誠摯邀請您蒞臨和泰汽車全台所屬經銷商-長源汽車、蘭揚汽車及東部汽車營業據點洽詢。若有購車相關問題亦可至HINO商用車官網(www.hino.com.tw)查詢,或致電和泰汽車顧客服務中心0800-522-567洽詢。 本活動之適用對象為自2023/6/1至2023/7/31期間購買HINO 300系6.5噸以上車型及500系全車型並完成發票開立手續者,免費更換機油服務兌換期限至2024/12/31止。政府機關標案及特價大口不適用此販促活動。 贈品機油僅可加注至車輛,恕不接受加注至容器、更換或折抵現金。 若未於兌換期間內回廠進行定期保養,即視同放棄免費4次更換機油服務之活動資格,服務據點不另進行補送。 本文所載各項安全配備均有作動限制,相關限制請洽全台經銷商,以了解車主使用手冊內相關說明。 和泰汽車保留以上活動內容變更及最終解釋之權利,變更或修改訊息將於HINO商用車官網,恕不另行通知。
廠商: 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股份有限公司 發佈日期:2023.05.31 Daimler Truck及Toyota Motor Corporation宣告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加速先進技術開發及合併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及Hino兩家公司 計畫預計將於2024年完成交易 ●Daimler Truck及Toyota Motor Corporation宣告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 (MFTBC) 及Hino將以對等原則進行合併 ●目標是在2024年底前完成交易 日本東京及德國萊恩費爾登 – Daimler Truck Holding AG (以下簡稱 Daimler Truck) 、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 (以下簡稱 MFTBC)、Hino Motors Ltd. (以下簡稱Hino) 及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以下簡稱 TOYOTA) 於昨日(30)就加速先進技術的開發及合併 MFTBC 和 HINO達成合作備忘錄。 Daimler Truck 及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宣告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圖由DTAT提供) 合作細節: Daimler Truck、MFTBC、Hino及Toyota將透過開發CASE技術(聯網科技/智慧駕駛/共享與服務/電動驅動)並於全球範圍內加強商用車業務,共同實現碳中和並創造繁榮的交通移動社會。 MFTBC及Hino將以對等原則進行合併,並在商用車開發、採購和生產領域展開合作。雙方將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日本商用車製造商。 Daimler Truck及Toyota將對合併後的MFTBC和Hino的(上市)控股公司進行同等投資。雙方將合作開發氫氣和其他CASE技術,用以做為新公司的競爭力。 所有四家公司的企業理念共同點是希望透過交通運輸為繁榮社會做出貢獻。為了繼續成為世界變革的重要力量,這四家公司打算推廣環境友善的車輛使用,並增加交通移動在世界社會系統中的價值。 MFTBC及Hino攜手將創造綜效並增強日本卡車製造商的競爭力,鞏固日本和亞洲汽車行業的基礎,並為他們的客戶、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做出貢獻。 Daimler Truck及Toyota雙方都將根據當地需求量身定制,以全球完整的陣容視為其企業優勢之一,且為了實現碳中和,將重視根據當地條件及客戶使用車輛的方式,來提供多樣化選擇途徑。 Daimler Truck CEO - Martin Daum表示:「Daimler Truck對於我們的產品感到非常自豪,因為卡車和公共汽車讓世界運轉起來,很快也將會實現零排放;因此,未來前景廣闊,今天的公告是實現未來經濟發展和引領可持續交通的關鍵一步,計劃中的新公司將成為東南亞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Daimler Truck家族的重要夥伴。」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CEO - Koji Sato表示:「我們四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是創造日本商用車未來和移動社會未來的夥伴關係,我們四家公司將以共同的願景攜手合作,通過加強CASE技術實現碳中和,通過解決社會問題改變商用車的未來,共建未來。」 MFTBC CEO - Karl Deppen表示:「這次密切的合作將使我們能夠加速運輸行業的減碳,打造一個更強大的日本商用車製造商。在FUSO和Hino這兩個知名品牌下,我們將繼續在服務日本、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客戶需求面發揮主導作用。」 Hino CEO - Satoshi Ogiso表示:「我們將團結『支持交通移動,貢獻社會』的願景,攜手加速先進技術的發展,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將努力應對社會挑戰,例如實現碳中和。」 有關合作範圍和性質的詳細資訊,包括新控股公司的名稱、地點、持股比例和公司結構,將在未來18個月內確定,雙方計劃在2024年第一季度簽署最終協議,目標是於2024年底前完成交易。一旦所有相關方達成協議,雙方將於相關董事會、股東和當局的批准下開始推進。
廠商: 台灣福斯股份有限公司 發佈日期:2023.05.29 福斯集團全球2023年第一季銷售強勁 台灣市場表現亮眼 元月至4月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53.6% ●福斯集團總部(Volkswagen Group)公布 2023 年第一季財報繳出佳績,全球營收年增 22%,達 760億歐元。 ●台灣福斯集團 2023 年元月至 4 月整體銷售量暢旺,較去年同期成長 53.6%。 ●四品牌持續於產品、數位應用及顧客服務面向,帶來更多新進程。 2023/05/29台北 –儘管全球大環境挑戰,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日前公布2023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創下穩健銷售表現,全球總營收較去年同期年增22%,達760億歐元。整體供應動能逐漸回升,全球市場整體交付量較去年同期年增7.5%。而區域市場部分,台灣市場於2023年同樣表現亮眼,從今年元月至4月台灣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 Taiwan) 旗下四品牌「Audi、Volkswagen、Škoda及福斯商旅」銷售穩定成長,共交出9,075台的佳績,較去年同期成長53.6%。 台灣福斯集團總裁安薩瑞(Rahil Ansari)說道:「感謝台灣福斯集團全體團隊及經銷夥伴們的共同努力,以及車主消費者的支持,如年初集團展望,於今年前4個月銷售創下雙位數成長佳績,此代表集團成功朝2030策略目標更邁進一步。進化不止於此,台灣福斯集團將持續聚焦『產品、數位應用、通路拓展及服務體驗』,以人為本,為全台車主及消費者帶來更多精彩進程。」 Audi :延續市場好評反饋,廣受消費者喜愛的 Audi Q5 持續帶動買氣,銷量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86%,搭配今年二月推出的e-tron S line | e-tron Sportback S line Black Edition 內外兼具的產品實力,台灣奧迪2023年表現持續成長。Audi Sport 性能車系亦不遑多讓,Audi Sport 車系台灣總銷售佔比擁有全球市場排名第七的傲然成績,台灣奧迪趁勝追擊,RS 6 Avant performance 及 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也於本月份上市,為市場注入熱血動力。集合Q系列休旅、e-tron 純電動能與Audi Sport 性能車系三大產品家族之力,創造截至今年四月止的銷售佳績。此外,通路服務優化也帶動銷售動能,至四月底止,星巴克咖啡服務(We Proudly Serve Starbucks™)已進駐於全台 Audi 經銷據點,為Audi Family和所有顧客提供高品質服務。 Volkswagen: 台灣福斯汽車第一季表現亮眼,隨著產能回穩,休旅王者The Tiguan和各式車款陸續到港,同時,23年式全車系全面凍漲,截至4月累積交車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70%,斬獲強勁銷售表現;此外,台灣福斯汽車致力提升車主服務,不僅持續擴增車主專屬My Volkswagen APP功能,結合LINE官方智慧客服,「福斯人禮遇計畫」車主會員將勇破十萬,而線下部分,除了力拓服務版圖,新增快捷保修站、優化各授權展示與服務中心的數位體驗,再與格上租車及SeaLand雙平台合作推出訂閱式租賃,全面滿足消費者的移動生活。 Škoda:今年1~4月總計掛牌數為2,814台,與去年同期的1,503台相比大幅成長87%。而在4月份單月的銷售表現部分,更是一舉衝到1,160台的銷售表現,創下歷史新高。在此同時, 由各專業媒體所舉辦的評選中Škoda在各級距中亦是獲獎連連,如:Fabia—金Car獎、台灣年度風雲車、車訊風雲獎;Kamiq—台灣年度風雲車;Octavia、Superb更連續蟬連車訊風雲車,成為最受消費者青睞的歐洲進口品牌實至名歸。 福斯商旅: 今年1月至4月,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13.53%,其中熱銷的Caddy車系陸續到港,逐步紓解所累積的大量訂單,而T6.1 Caravelle車系也因疫情減緩、隔離政策鬆綁讓旅遊業回溫,而讓銷售表現加溫,持續累積穩定銷售量。此外,3月底中型級距唯一原廠露營車Caddy California正式上市,並同步推出「My eVanLife APP」,提升車主數位化服務及全方位VanLife魅力。持續關注在地文化及社會議題的福斯商旅,在「緊急醫療救護」議題上推出「在生命的最前線 與你同行」影片,來分享第一線救護人員的實際執勤經驗;在「無障礙移動」議題上,福斯商旅則邀請意見領袖-輪椅女孩,藉由搭乘Caddy福祉車來完成行動不便人士參加大甲媽祖遶境的心願。